余甘子是一种热带野果,吃起来起初又酸又涩,但回味甘甜,所以又叫余甘。除此以外,余甘子还有滇橄榄、庵摩勒、油柑子、余甘、庵摩落迦果、土橄榄、望果、油甘子、牛甘子、橄揽子、喉甘子、鱼木果等叫法。余甘子的根、茎、叶、果都具有药用价值,在我国作为民间中药已有年的历史,我国古代医药典籍《异物志》、《唐本草》、《本草拾遗》及《本草纲目》中对其药用价值均有论述,《本草纲目》记载:余甘子“补益壮气、解金石*、主风虚热气、久服轻身、延年长生。”
古人常用余甘子果实治疗消化不良、胃腹痛、感冒、牙疼、咽喉痛、疝痛、痢疾、咳嗽等疾患。现代医学研究发现,余甘子具有多方面的保健功效,被联合国卫生组织指定为在世界范围推广种植的保健植物。
余甘子的功效
果:甘、微涩、凉。
脾;胃经
果:感冒发热,咽喉痛,咳嗽,口干烦渴,牙痛,维生素丙缺乏症。
1.《唐本草》:主风虚热气。
2.《本草拾遗》:主补益,强气力。取子压取汁和油涂头生发,去风痒,初涂发脱,后生如漆。
3.《海药本草》:主上气咳嗽。
4.《南宁市药物志》:清凉解*,治喉痹。
5.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润肺化痰,生津止渴。
余甘子植物的根、茎皮、叶,在各产地民间亦作各种药用。现据《全国中草药汇编》、《云南中草药》等记载,综合归纳如下:
余甘子根:性平,味淡。能收敛,消炎,降压。用于胃痛,肠炎,*疸型肝炎,淋巴结核,高血压等症。
余甘子树皮:性寒,味甘,酸。能收敛,止血。用于肠炎痢疾,外伤出血,口疮,肿疖,痔疮等症。
余甘子叶:性平,味辛。能祛湿,利尿。用于水肿,皮炎,湿疹,疮疡等症。
果:10~30个,根:0.5~1两,叶3~6钱;外用适量,煎水洗患处。
余甘子的作用
1、防癌:余甘子提取物能够阻断强致癌物N-亚 化合物的合成,其断率在90%以上。
2、抗炎:余甘子能抑制急性炎症的发展,改善和缓解急性炎症。
3、降血脂、抗动脉硬化:余甘子对由于糖尿病脂代谢紊乱所引起的高血脂有良好的效果,其疗效高于维生素E,对微血管病变和神经系统并发症也有一定的疗效。
4、抗氧化:余甘子具有保护血管内皮功能的作用,能够有效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
5、抗衰老:余甘子提取物中含有超氧化物岐化酶,能够清除超氧自由基,保护细胞,起到抗衰老作用,此外,余甘子还具有抑制连苯三酚和肾上腺素的自氧化作用。
6、保肝:余甘子提取物对药物及酒精所致的急性肝损伤具有预防和保护作用。
7、抗溃疡:余甘子提取物中的 部分有抗胃肠道溃疡作用,对消炎药物所致实验性胃粘膜损伤也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8、免疫调节:余甘子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提高人体抗病能力。
9、解*:余甘子对铜、镍、钙、锌、铯、亚铁等金属有对抗作用,可以排除体内铜、镍等有*金属。
10、抗腹泻:余甘子对部分病原菌有杀灭和抑制作用,因此对小儿腹泻具有良好的效果,尤其适用于小儿病*性肠炎,对一般的细菌性肠炎有抗菌消炎功效。
食用方法1新鲜果实,蘸点焦盐、辣椒粉,直接食用,酸涩回甜,消食化积,开胃解腥。2去核单取果肉,放在木臼里舂成果泥,依个人口味差异,加入不同的调料食用,别具风味。3放入土制陶罐里,以盐水浸泡,并加入小米辣、生姜、肉桂等调料,几天之后就可食用,随取随吃,可从年头吃至年尾。4用余甘子果实浸泡在玉米酒或糯谷酒中,数天后饮用,此酒具有消炎、解*之功效。5西双少数民族在制作传统名菜“剁生”(将剁细的生猪肉与多种调料混合,直接食用),也常常采用余甘子树皮粉末作调料,除能增加些酸、苦、涩、甜等味道外,兴许兼具杀菌消*之功效。6采摘新鲜的果实,晾晒阴干、在烘干,碾磨成细粉。用法与用量:口服、冲服或煎服,一日三次,每次1~3克;或遵循医嘱。注意事项
1、正常人只要适量服用,余甘子无任何*副作用。
2、余甘子属寒性食物,所以体质虚寒者、孕妇不能用,此外,女性在经期也不宜服用。
用药需谨慎,请遵医嘱!(源于网络)
赞赏
长按白颠病初期白点图片北京哪个医院能治好白癜风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chuipencaoa.com/cpcyl/17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