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垂盆草 > 垂盆草药理 > 正文 > 正文

常反流烧心区分寒热,分别喝好2碗汤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1/5/7 17:39:34

几乎每个人的一生中都会有胃食管反流的经历,烧心、反流这两个胃食管反流的主要症状对大家来说其实也并不是那么陌生,偶尔吃得多了、杂了,难免会出现这一情况,多数情况下通过饮食调整后症状都会消失,但是有部分朋友却不幸患上了胃食管反流病,时常受到困扰。今天就跟大家聊聊胃食管反流这个话题。

01

胃食管反流病是什么?

胃食管反流病是指反复发作的胃液或者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到食管、咽喉、口腔,引起烧心感和反酸,甚至引起咽喉异物感、疼痛、声嘶,甚至咳嗽等呼吸道症状。通常在进食后、平躺时或者俯身前倾时症状更加明显。

胃食管反流这一个情况本身并不可怕,普通人偶尔吃得过饱或者过于甜腻等都会出现,但都是一过性的,等食物消化了,过几个小时症状也就消失了。若反复发作,就要重视了,胃食管反流病早期出现的一些症状容易被忽视,如果没有及时处理,任其继续发展,就会进一步损伤食管、咽喉、气管等,引起相应部位的粘膜炎症、糜烂、甚至癌变。

02

好端端的,怎么就得了胃食管反流病?

胃食管反流病的现在医学病名在中医的古代文献中,并没有相对的病名记载。中医主要依据患者在临床上最主要的表现而命名。比如以吐酸水为主者,称之为“吞酸”;以咽喉不舒服者,称之为“喉痹”或者“梅核气”,对于胸部不适,胃镜看到食管有炎症者,称之为“食管瘅”。

那么有朋友就会有疑问,怎么好端端的就得了这个病呢?中医认为,胃以降为顺,胃气和降,饮食物才能继续往下走,进一步消化吸收,如果某些原因引起胃气不降反而上逆,就会引起嗳气、反酸甚至食物反流。下面这两类人,更容易得此病。

■胃热炽盛之人

《*帝内经》记载“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胃气有余,噫而吞酸”。

平素喜欢吃些辛辣、爆炒、油炸、烧烤类食物或嗜好酒肉的人,多会因口腹之欲而积热在胃,胃热过盛则化为火,火性上冲,就像火苗一样,蹭蹭向上,火性炎上,热不利于胃气和降,火热就会连带胃气逆行,引起烧心、口干、咽干等不适。

胃热炽盛型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还常伴有口臭、易口干口渴、喜冷饮,大便秘结、小便*、舌红苔*等症状。

■脾胃虚寒之人

我在临床上遇到不少脾胃虚寒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他们都以为自己反酸是因为胃热造成的,越吃降火的药,结果反酸越严重。其实,脾胃阳气不足,同样也会导致胃气上逆。

脾胃虚寒者,一方面脾的阳气不足,脾气不升,胃气就不降;另一方面就是胃中有寒,寒性凝结,动力不够,胃失和降,吃进来的食物就会停滞在胃、十二指肠,停滞时长食物下不去就会另寻出路,就会上逆,也就是往上涌,引起反流。

中医经典《金匮要略》中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胃气无余,朝食暮吐,变为胃反”,说得就是脾胃虚寒导致的胃内容物无力下行,也就上逆呕吐了。脾胃虚寒型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更加需要注意调理,因为脾胃虚寒者容易寒凝气滞血瘀,胃食管反流病日久就有可能进展为巴雷特食管,乃至食管癌。

脾胃虚寒型的患者还常伴有怕冷、喜热饮、水肿、四肢不温、腹泻、腹痛、舌质淡胖、舌边有齿痕、舌苔白等症。

除此脾胃寒热的病因之外,胃食管反流病还与情志失调、肝胆郁热等有关。

关于胃酸多、反流烧心,上周已经推荐过一道海食疗。今天再推荐两道适合胃食管反流症的食疗。

‖食疗方推荐

白萝卜豆腐蒲公英汤

材料:白萝卜1根,石膏豆腐1块,蒲公英20克,瘦肉克(2人份)。

做法:萝卜去皮切块,豆腐切块,瘦肉洗净切片;砂锅加水,放入上述食材,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炖1小时,放入盐和香油出锅即可。

功效:清热泻火,和胃降逆。

适合人群:胃热炽盛之人。可用于治疗胃热所导致的烧心反流、口干口臭、渴喜冷饮、大便秘结、小便*赤等症。

石膏豆腐性凉偏寒,味甘,能清热泻火,如《本草求真》:"治胃火冲击,内热郁蒸,症见消渴、胀满。并治赤跟肿痛"。白萝卜性凉,味辛、甘,可以消食除胀、下气宽中,有很好的清降作用,如《本草纲目》记载其:“主吞酸,化积滞,解酒*,散瘀血,甚效”。蒲公英性寒,味苦、甘,归肝、胃经,能清热解*。一道白萝卜豆腐蒲公英汤,适合胃热炽盛之人食用,亦是胃热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有效缓解方。

‖食疗方推荐

理中鸡汤

材料:*参20克,白术15克,干姜10克,炙甘草10克,土鸡半只。(2人份)

做法:先将土鸡切块焯水,将*参、白术、干姜、炙甘草一同放入锅中,加清水煮沸后,文火熬1小时,加入适量的盐调味即可。

功效:温阳健脾,和胃降逆。

适合人群:脾胃虚寒者。可用于治疗脾胃虚寒所导致的反酸嗳气、腹胀恶心、倦怠少气、四肢不温等症。

理中汤是治疗脾胃虚寒的千古名方,原方由人参、白术、干姜、炙甘草四味药组成,用作食疗方时人参可以用更为常见的*参代替。其中*参甘温益气,可以补气健脾;白术能健脾燥湿,可促进脾阳健运;干姜擅长温中以散寒邪,降逆止呕;炙甘草协助*参、白术补中益气,还可调和诸药。四药搭配,可使脾胃健运,升清降浊机能得以恢复,脾胃虚寒症状得以缓解。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chuipencaoa.com/cpcyl/6826.html

Copyright © 2012-2020 垂盆草版权所有



冀ICP备2021025554号-7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