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垂盆草 > 垂盆草药理 > 正文 > 正文

伍炳彩金匮要略有关水气的论述及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2/3/2 14:38:18
河南治疗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jzkbdfyy/140108/4323404.html

伍炳彩---《金匮要略》有关水气的论述及其临床应用

1.水气的含义

为何将水肿称为水气?

①水在体内运行,有赖于肾阳的气化、脾运化、肺气的宣发通调、三焦膀胱的通调气化。

②水可化气,水与气相互转化

③治疗上《血证论》气与水属一家,治气既是治水,治水也是治气

水肿--症状;水气--病理进展,病机

2.水气的内容

分类:风水、皮水、正水、石水、*汗--偏表;心、肝、脾、肺、肾五脏水--偏里

治疗原则:发汗、利尿、逐水

风水--越婢汤、防己*芪汤--急性肾炎

皮水--蒲灰散,防己茯苓汤--肾病综合征

正水--麻*附子汤--阳虚、风邪

里水--越婢加术汤、甘草麻*汤--陈修园,肌肤之里

*汗--芪芍桂酒汤、桂枝加*芪汤

气分--桂枝去芍加麻辛附子汤,枳术汤

血分与水分的区别:

经水前断,后病水名曰血分,此病难治;先病水,后经水断,名曰水分,先去水,其经自下。

血分病的发病机制:血不利则为水;血分与瘀血--肝硬化腹水

3风水的治疗

寸口脉沉滑者,中有水气,面目肿大,有热,名曰风水。

太阳病,脉浮而紧,法当骨节疼痛,反不痛,身体反重而酸,其人不渴,汗出即愈,此为风水。(风邪与胃湿)

王旭高:在外之风邪与在里之水温合而为病。(感冒与风水的区别)

蒲辅周:急性肾炎初起为外邪与内湿互结,太阳经腑并病,营卫不利,导致气化和水液运行失常。(病因病理,风邪扩大到外邪)

风水病因:外邪与内湿互结;病位为太阳经腑同病,发病机制为营卫不利;治疗方法为解表

痰饮水湿,同源异流--越婢汤、防己*芪汤

1.湿病的麻*加术汤、麻杏苡甘汤

2.肺胀转化为风水,肺胀的越婢加半夏汤、小青龙加石膏汤、射干麻*汤治疗风水兼咳嗽气喘(久咳后面肿;百日咳面肿)

3.病溢饮者当发其汗,大青龙汤主之,小青龙汤亦主之。

4.治正水的麻*附子汤及伤寒论的麻*附子细辛汤治疗风水兼少阴阳虚证

5.治里水的越婢加术汤、甘草麻*汤也用风水,前者有内热,后者属表寒

6.麻*连翘赤小豆汤用治*疸有表证,也可用于风水。

7.暑湿在表引起的风水,新加香薷饮

8.银翘散、银翘马勃散--风热夹湿的风水--甚桑杏汤(风邪兼燥)

风水临床表现:颜面先肿,肿在腰以上,头面突出,脉浮或不浮,但肿势急,腰以上为甚。

①外寒兼少阴阳气不足:兼腰背怕冷,四肢不温、苔白舌淡--麻*附子汤、麻*附子细辛汤

②外寒内饮:初起有恶寒发热,寒重热轻的表现,喘咳不得平卧,喉中有水鸣声,痰白稀,口渴而不欲饮,腹胀,尿少,苔白脉浮弦---小青龙汤,兼烦躁,为有郁热,可加石膏

③外寒内饮里热:全身浮肿,咳逆喘息,或渴或不渴,有汗或无汗,有大热或无热,越婢汤,痰多呕吐加半夏,湿多肿甚加白术,外寒重里湿多,大青龙汤

④风湿在表:一身骨节疼重,无汗--麻杏苡甘汤;寒湿在表,恶寒发热,无汗,身烦疼--麻*加术汤

⑤风湿郁热兼入血分:兼见风疹隐疹--麻*连翘赤小豆汤

⑥风热:发热恶寒或不恶寒,咽喉肿痛,口干鼻塞,咳嗽痰易出,色*质粘,头面眼睑轻度水肿,兼燥者,鼻唇咽喉干燥,咳嗽明显者桑菊饮;感秋燥而咳者,用桑杏汤;喉咙痛--银翘散;咽喉滤泡明显--银翘马勃散

⑦暑湿在表:香薷饮,有热加新加香薷饮;骨节疼痛明显,羌秦香薷饮

⑧风水表虚:有汗怕风,;风湿,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防己*芪汤主之。

⑨湿热重,三仁汤;湿重兼有表证,藿朴夏苓汤;热重,薏米竹叶散;咳嗽、喉咙干燥,苔厚用杏仁汤;五苓散,太阳经腑同病引起的急性肾炎水肿,风水

麻杏苡甘汤--开始肿的严重;银翘散--开始肿的不严重

水病治水(攻逐发汗利小便)→水病治气(温补脾肾阳气)→水病治血(活血化瘀)

气分、水分、血分

尤在泾:气分者,谓寒气乘阳之虚,而病于气也;血分者,因血而病为水也;水分者,因水而病及血,血病深而难通,故曰难治;水病浅而易行,故曰易治。

因气而病水者曰气分,因血而病为水者曰血分;因水而病及气血者曰水气。气血为本,水停为标,气分浅而血分深。

治法:

气分,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杯,水饮所作,桂枝去芍药加麻辛附子汤主之。31

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盘,水饮所作,枳术汤主之。32

桂枝去芍药加麻辛附子汤--水肿,手脚逆冷,身上怕冷,骨头疼怕冷或不冷,使用实脾饮、真武汤温养脾阳药无效,舌苔白、舌质淡;适用于肾病水肿,陈修园加知母叫消水新愈汤

血分治法:

1.活血促进利水:

真武汤--芍药,通血脉益阴气,活血养阴;本经--芍药,除血痹,破坚积,止痛,利小便;别录--通顺血脉,去水气;本经疏证--收阴气(养阴)

芍药养阴+甘味,芍药甘草汤、加减复脉汤;活血+辛散药,桂枝、细辛,当归四逆汤、乌头汤;

真武汤治疗心力衰竭+活血化瘀药,桃仁、红花、丹参、 ,利尿作用增加

茵陈蒿汤--大*,破瘀泄热

五苓散、肾气丸--桂枝,活血促进利尿

猪膏发煎--猪油、头发,头发活血

活血化瘀药使得肾血流加快,有利尿作用,医院--益肾汤--桃仁、红花、丹参、赤芍、川芎

2.利水促进活血

当归芍药散--泽泻、茯苓、白术,利尿促进活血;当归散--当归芍药散-泽泻、茯苓+*芩,安胎;桂枝茯苓丸,妇人癥病;发汗为利尿的重要方法,麻*汤加快血液循环;

姜春华--肝硬化--下瘀血汤,湿热内蕴,GTP升高+茵陈、栀子、大*、*柏、瓜蒌、丹皮、荷包、垂盆草、五味子;脾虚气滞,食少、腹胀+*参、白术、砂仁、藿香;气虚+*芪、*参、人参、白术、茯苓、*精;肝络瘀血,胸胁刺痛+大*、土鳖虫、桃仁、玄胡、五灵脂、赤芍、红花、九香虫、乳香;龙胆草,肝胆火盛;肝经郁热,栀子、丹皮、连翘、龙胆草、柴胡、玄胡、麦冬、白茅根、天花粉;阴虚,生地、鳖甲、玄参、麦冬、瓜蒌仁、石斛、地骨皮、芦根

化验浊度升高+连翘、丹皮;白细胞降低+逍遥散、五灵脂、胎盘

俞长荣:西洋参30、三七60、鸡内金90,消肝脾肿大

湿热--李东垣,中满分消丸;肝,龙胆泻肝汤;腹满,口舌干燥,己椒苈*丸;

阴虚水肿--麦味地*丸、加减复脉汤、六味地*丸加白茅根、芦根--多见于糖尿病水肿

越婢汤--麻*9、石膏12、生姜9、草枣;防己*芪术甘汤,(风湿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防己*芪汤主之。/风水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防己*芪汤主之。腹痛者加芍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chuipencaoa.com/cpcyl/923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Copyright © 2012-2020 垂盆草版权所有



    冀ICP备2021025554号-7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