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经是指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而言。
这个六经辨证,应该是脏腑经络气化的多层面、多角度的一种辩证关系。任何一个病,都要定位、定性,如果不这样做,便是方无所凭,疗效自然不会好。比如现在比较年轻一些的中医医生,不晓得什么叫做肝火,只晓得叫炎症,50岁以上的人牙痛,虚火了,40岁以下的人牙痛,有炎症了。所以我们需要很好的按照伤寒六经辨证来规范临床,这样才能有疗效,中医才会有出头之日。这里我简单的提一下,伤寒论六经辨证以三阴三阳两大纲来分析病理,非常透彻。所以《伤寒论》里面有些条文应当熟读,是哪些呢?就是辨证纲领、有方有证的条文、纲领性的条文、辨证的条文等,比如“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主之”,就是说汗伤心阳,出现心动悸、叉手自冒心等,就用桂枝甘草汤,如果遇到这样的症状,病机恰对,你就可以根据条文来用。所以在临床上,首先要分清表里虚实,再用八法论治,这是一套十分完整且有效的方法。
比如说一个外感病,你首先要分析,是太阳还是阳明,还是少阳,这就要根据三阳病的提纲。因为现在的人患了感冒,刚开始不会找你,自己买药吃,现在市场上的感冒药,基本上还是以辛凉的为主,吃了不行,医院去吊盐水,本来一个很简单的病, 就搞成张仲景讲的坏病。所以现在的感冒病好像很难治,实际上并不难,你只要辛温解表就行了,但是要兼顾化湿,因为盐水吊的太多了。我们讲“百病从表起”,表证失治误治会带来很多麻烦的,在这里我提醒大家,一个是老年人,一个是小孩子,千万注意,有些医院住半个月,烧总是不退,我每年都要治好多这样的病。比如去年有个两个月大的小孩,在医院半个多月总是退不了烧,到我这里来,我实际上就是三板斧,内服小柴胡汤加葛根、防风透表,同时用健脾益气冲剂,就是参苓白术散加玉屏风散,又再用健脾膏,是五味异功散加味,那么这三个东西加起来,三板斧,实际上是一板斧,“甘温除热”嘛!吃了3剂,热就开始慢慢退了,过了一个礼拜,就基本痊愈了。
所以中医是大有潜力可挖的。目前像这样的感冒失治误治、迁延不愈的大有人在,所以要提醒大家,我们来共同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chuipencaoa.com/cpcyz/55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