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简介:常青(—),男,医院主任医师,第四、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浙江省名中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常青传承工作室导师。长期从事中医内科肿瘤科研临床工作,擅长治疗各种恶性肿瘤。
“难病取中”法是常青教授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以四大经典为基础结合“绍派伤寒”理论提炼出的应对疑难病证的治疗方法。此法主要针对在治疗诊断不明,且不能确定何脏何腑或气血津液哪个方面失常的疑难病、罕怪病,以及病情复杂,涉及全身多脏器的重危症、难治病时,可以首先考虑从恢复、保护和增强中焦脾胃功能入手,通过调升降以畅气血,强生化以扶正气,从而实现治中州而达四旁的目的。现就其在癌症治疗中的运用总结如下。
1难病取中法特色
1.1辨证扶正,不离取中
癌症的发生离不开正气的亏虚,此为癌症形成的决定因素,因此,癌症治疗的关键在于扶正。但癌症属于病程长、病机复杂的重难症,其正气的亏虚往往不局限于一脏一腑,或单纯为气虚、阳虚、阴虚、血虚之一端。若简单地针对气血阴阳的调补往往还有碍邪之弊,故常老师在癌症的扶正治疗中,一方面依辨证所得运用针对性的扶正药物调补;另一方面同时采用“难病取中”法,着力调整中焦脾胃运化功能,促使气血的化生,从整体上补充正气之不足,从而提高癌症患者的抗癌能力。
对于晚期患者更强调“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突出脾胃在扶正治疗中的地位。通过健运脾胃,并配合适当的抗癌消瘤药物,往往能见奇效。具体用药上则强调补脾主要在健脾运,以焦白术运脾燥湿为主药,配生晒参、生甘草之类增强益气之功的同时又兼生津清热之效,并可兼制焦白术温燥伤津之弊;益胃则注重补胃阴,常用鲜石斛、麦冬等甘寒养阴之品为主配广藿香、紫苏梗、厚朴花、薏苡仁、绵茵陈等健运化湿使润胃而不至于助湿。
1.2顾护脾胃,药中肯綮
癌症乃病情复杂、癌*深痼之证,尤其是带瘤生存患者,必须使用大方重剂,正邪兼顾,标本同治,全方位调整人体正气,重拳攻击癌*邪气。但大剂量药物尤其是清热药、虫类药、金石类药物都对脾胃有较大影响,故而治疗中需时刻考虑脾胃的承受能力。除了辨证 ,把握好剂量,选择对脾胃影响较小的抗癌药物外,还常酌以健脾安胃之药,如紫苏梗、厚朴花、佛手片、海螵蛸、八月札、蒲公英等调护脾胃,以增强中焦运化之能力,保证药物发挥 功效。
1.3调胃安中,正复瘤消
癌症患者常服用多种保健补品,往往非但未能达到补正的目的,还使得中焦脾胃负担加重,导致饮食积滞胃肠,故来诊患者中多有舌苔厚腻甚者化热*燥者,更有癌症初安,因补不得法反而迅速加重者。食积部位为胃肠属六腑范围,故而强调“以通为用”,夫积已成则需消积,消即是补,临床上消积则以焦三仙为 ,同时也常用炒鸡内金,因其不仅具消食之力,同时还有消除癌积之效。治疗癌症尤当重视“三因”辨证(因地、因时、因人)。绍兴地区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河网密布,水气氤氲,导致当地人常有痰湿偏重的体质特征。正因于此,自明张介宾、俞慎初以降形成的“绍派伤寒”学说特别重视除湿。浙江绍兴地区癌症患者普遍存在挟湿情况,多见口淡乏味或口苦,纳食不馨,舌淡暗、胖有齿痕,苔白腻或*腻,脉濡。湿邪内应于脾,治湿离不开健脾,芳香化湿与健脾燥湿是常老师常用的除湿之法,前者如藿香、佩兰、豆蔻、茵陈,后者如苍术、白术,若湿郁生热则多用茵陈、青蒿、*芩等分消走泄,清利湿热。运脾化湿,减浊灭*,乃挽救癌症重危复杂局面的“敲门砖”。在此基础上,方能实施国医大师何任“不断扶正,伺机抗癌,随证施治”之策,实现长期带瘤生存。
2验案举例
患者,男,62岁,年9月12日初诊。医院诊断为肝癌晚期,刻诊:面色苍*,极度消瘦,乏力,口干口苦,尿*量少,大便溏薄,肚腹膨大,肝脏肋下三指,压痛(+),舌暗红,苔*腻而干,舌下静脉紫暗曲张,脉沉弦细滑数而尺弱。B超示肝内肿块8cm×11cm,中等量腹水。病机错杂,乃宗“有胃则生,无胃则亡”之旨,先以“难病取中”之法,以救胃气,振中洲,进而扶正抗癌。处方:紫苏梗15g,藿梗15g,厚朴花10g,茯苓15g,焦白术60g,垂盆草30g,虎杖15g,大腹皮10g,车前子30g,半枝莲60g,三七粉15g,炒鸡内金24g,焦三仙各15g,甘草10g。患者服上方7剂后日趋好转,纳食转旺,乏力减轻,面色转润,二便通畅而腹胀明显减轻。此乃胃气来复,药食可进。二诊则予原方基础上加重抗癌灭*之品,重用猫人参g,加小金钱草、白头翁、平地木、莪术、绞股蓝各30g。调整原三七粉、虎杖为各30g。沿用上方加减叠进60剂后,患者自觉日趋好转,纳便爽畅,神态复常,并能下床活动。复查B超腹水消失,各项主要肿瘤指标均在正常范围。而后坚持服药三年余,已能下地劳动。
按语:该例患者为临床上肝癌晚期重危症,呈“大实有羸状,至虚有盛候”之象,病机错杂,若一味攻癌则必伤胃气以至元气更衰,乃至适得其反;若大剂补元则碍胃遏脾必伤气机;若纵然攻补兼施,则也难寻针对病机的“敲门砖”,故抓住健运脾胃为契机,方能找到针对病机的切入点。先以调胃气,运中州,投以轻灵之剂,促进胃气来复,正气转旺,方有抗癌灭*之望。初诊方中紫苏梗、藿梗、厚朴花、茯苓芳香化浊和胃;重用白术、鸡内金、焦三仙健脾醒胃;半枝莲、垂盆草、车前子、大腹皮排浊解*护肝抑癌;三七、虎杖根活血化瘀消瘤;甘草和中并调和诸药。全方共奏救胃运脾、排*护肝、扶正抗癌之功。二诊继而调整剂量,并加重抗癌消瘤和活血化瘀之品,从而获得带瘤生存并临床治愈的满意疗效。
“杏林树下”继推出“名方推介”、“用药经验”等专业栏目后,自即日起将陆续推出 名老中医临床经验,欢迎北京白癜风医院好不好北京中科医院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chuipencaoa.com/cpcyz/6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