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由首都医科医院疑难肝病及人工肝中心、肝衰竭与人工肝治疗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段钟平教授、陈煜教授科研团队承担的《肝爽颗粒浸膏减轻对 酚所致肝细胞损伤的作用机制》课题结题,论文发表于《临床肝胆病杂志》年1月第37卷第1期。该课题主要探讨肝爽颗粒浸膏减轻对 酚(N- 基-对 ,APAP)诱导的肝细胞*性的能力,以及可能涉及的机制。研究结论有力地证实肝爽颗粒浸膏可通过两种途径预防APAP诱导肝脏损伤, 种途径是肝爽颗粒浸膏下调CYP2E1/1A2的表达减少了APAP*性产物NAPQI的生成;第二种途径是肝爽颗粒浸膏上调解*通路的表达,激活Nrf2增加抗氧化酶(SOD、GSH)和Ⅱ相酶的表达,从而加速APAP的无害代谢。研究背景
对 酚(N- 基-对 ,APAP)是用于镇痛和解热的常用药物,但过量服用时有很高的*性,并可以导致急性肝衰竭。在欧美国家,高剂量的APAP是药物引起肝损伤的主要原因。在中国,APAP诱发了约0.40%的药物性肝损伤。目前临床治疗药物有限,其 药 半胱氨酸治疗窗狭窄,迫切需要寻找安全有效的治疗药物。APAP在体内的代谢涉及肝脏Ⅰ相和Ⅱ相酶相关解*途径。在肝Ⅱ相结合酶[包括UDP-葡糖醛酸糖基转移酶(UDP-glucosyltransferase,UGT)和磺基转移(sulfotransferases,SULT)]的作用下大约85%的APAP被处理为APAP-gluc和APAP-sulfur,并通过尿液排出。目前广泛认为APAP的*性产物N- 基-对苯醌 (N-Acetyl-p-benzo-quinonei-mine,NAPQI)主要是通过肝Ⅰ相反应通过细胞色素P(CYP)途径(主要是通过CYP2E1/CYP1A2)产生的。在APAP过量的情况下,Ⅱ相反应变得饱和,但NAPQI的过量产生会耗尽肝谷胱甘肽(GSH)并修饰细胞蛋白。这破坏了氧化还原平衡,造成了线粒体损伤,从而导致氧化应激引起的肝损伤。
肝爽颗粒是临床上常见的保肝药物,主要功能为疏肝健脾、清热散瘀、保肝护肝、软坚散结,用于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肝损伤。有前期研究表明,肝爽颗粒对慢性肝损伤患者具有保护性作用,但其具体机制仍不清楚。目前,氧化应激和线粒体功能障碍被认为是APAP肝细胞*性的主要细胞过程,因此,抑制氧化应激和改善线粒体功能在减轻APAP诱导的急性肝损伤中具有重要作用。肝爽颗粒及其主要有效成分(柚皮苷)可以抗氧化及降低CYP2E1表达的作用,据此笔者推测肝爽颗粒可以有效改善APAP引起的肝损伤。为此建立了体外APAP损伤的细胞模型(HepG2细胞),验证肝爽颗粒的细胞保护作用及抗氧化作用,检测氧化应激相关指标[GS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活性氧(ROS)],观察肝爽颗粒对APAP代谢相关的Ⅰ相酶(CYP2E1/1A2)和Ⅱ相酶(UGT1A1/1A3/1A6/2B7、GSTα1/m1、SULT1A1/2A1)的影响,探讨其对线粒体功能[线粒体膜电位、上清谷氨酸脱氢酶(GDH)]的影响,并进一步对机制进行研究,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实验方法及步骤
设立5组细胞培养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APAP损伤组、3组不同肝爽颗粒浸膏浓度的损伤保护组。使用20mmol/LAPAP加入细胞培养液孵育24h构建造体外药物肝损伤模型,损伤保护组提前加用不同浓度肝爽颗粒浸膏(0.2μg/ml、1μg/ml、5μg/ml)8h孵育后加入APAP损伤24h。检测不同组别的肝细胞损伤标志物(ALT、AST、LDH)、线粒体损伤标志物(线粒体膜电位、GDH)、抗氧化及氧化应激标志物(GSH、SOD、MDA、ROS)等。进一步针对实验结果进行机制探讨。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
ABOUTCONCLUSION
关于结论
1.肝爽颗粒浸膏对APAP引起的肝细胞*性的影响
APAP组细胞活力明显下降,经肝爽颗粒浸膏预处理后,细胞活力得到改善,尤其1μg/ml及5μg/ml两组与APAP组比较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值均<0.05)。加入APAP后细胞培养上清中的AST、ALT、LDH含量显著上升,而肝爽颗粒浸膏的预处理组明显下降,提示肝爽颗粒体外可以保护APAP引起的肝细胞损伤(P<0.05)。2.肝爽颗粒浸膏对APAP诱导的肝脏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
与对照组相比,加入APAP导致细胞内MDA、ROS水平显着增加,GSH水平降低(P值均<0.05),表明APAP引起了肝细胞的氧化应激反应。APAP还将SOD活性水平降低了20%。肝爽颗粒浸膏预处理以剂量依赖性方式显著阻止了APAP的所有作用。3.肝爽颗粒浸膏对APAP诱导的肝细胞线粒体损伤的影响使用高内涵荧光实时监测APAP诱导的肝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变化,可见3h对照组荧光强度随着细胞的增殖强度变强,而APAP损伤造成荧光强度降低,肝爽颗粒浸膏预处理以剂量依赖性方式增强了线粒体膜电位,保护了线粒体膜的稳定性。为了进一步验证肝爽颗粒浸膏对线粒体损伤的保护作用,检测了不同组别上清中GDH的含量,可见1μg/ml及5μg/ml肝爽颗粒浸膏处理组的GDH显著下降。
4.肝爽颗粒浸膏对CYP2E1/1A2表达的影响通过RT-PCR检测CYP2E1/1A2mRNA表达水平,观察到单独使用APAP可以提高CYP2E1/1A2mRNA水平。而与此同时,1μg/ml及5μg/ml肝爽颗粒浸膏可以抑制CYP1A2表达,同时显著抑制CYP2E1表达。
5.肝爽颗粒浸膏对肝细胞Ⅱ相酶表达的影响(注:与APAP组相比,*P<0.05,**P<0.)
如上图所示,Ⅱ相酶水平受 剂量的肝爽颗粒浸膏影响。与对照组相比,单用APAP显著下调了肝脏Ⅱ相酶的表达。同样,肝爽颗粒浸膏以剂量依赖性方式使Ⅱ期酶的mRNA水平升高。最终剂量为5μg/ml的损伤保护组显著选择性地上调了Ⅱ期酶的靶基因,导致上调程度比对照组高%、%、%和%分别为UGT1A1、UGT1A3、UGT1A6和SULT2A1。
6.肝爽颗粒浸膏可以诱导Nrf2及其下游基因的表达
(注:WesternBlot检测不同组别Nrf2蛋白水平表达结果)
使用蛋白质印迹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肝细胞系中Nrf2的表达。与对照组相比,在预处理组中,Nrf2的蛋白质水平及mRNA水平显示均展现出上升的趋势(P值均<0.05)。此外,与单独的APAP组相比,1μg/ml及5μg/ml肝爽颗粒浸膏预处理组的GCLC及NQO-1(Nrf2的靶基因)mRNA水平的表达显著增强(P值均<0.05)。
结论:
综上所述,肝爽颗粒浸膏作为一种天然药物的复合物,对APAP的解*有着有益的影响,并通过Nrf2的激活,与CYP2E1活性的抑制以及抗氧化酶和Ⅱ期酶的上调有关。总之,肝爽颗粒是一种有希望用于治疗APAP引起的肝损伤药物。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