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垂盆草 > 垂盆草糖浆 > 正文 > 正文

中考名著阅读七年级上册朝花夕拾检测试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4/1/1 14:08:32
北京白癜风医院 http://www.ykhongye.com/m/

(满分分,时间45分钟)

班级姓名学号

一、填空题(每空1分,计30分)

1.《二十四孝图》着重分析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郭巨埋儿等孝道故事,指斥这类封建孝道不顾儿童的性命,将“肉麻当作有趣”,“诬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

2.作者在《琐记》中提到喜欢看的一本书是《_________________》。

3.《五猖会》中,父亲让我背《_______________》,让我感到痛苦。

4.“赛神会”中“我”和许多人喜欢看_________________。

5.“好。那么,走罢!”而去“寻别一类人们去”一语出自鲁迅的《_____________》篇。

6.鲁迅在《琐记》一文中,用了“_________________”一词来讥讽洋务派的办学。

7.《范爱农》一文中,作者追述了_________________。

8.《藤野先生》记叙了作者在日本留学时的学习生活,记叙了与藤野先生相识、相处、分别的几个片段,并说明了在仙台医专时的一生中_________________重要的经历。

9.《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追忆自己青少年时期生活经历与体验的散文集。请根据你的阅读积累,回答⑴~⑵题。

⑴在鲁迅深情的笔下,我们认识了那位给哥儿买来‘三哼经’的保姆_________________;我们记住了那位正直善良的异国老师_________________。

⑵《父亲的病》一文的最后,作者为什么说我现在还听到那时的自己的这声音,每听到时,就觉得这却是我对于父亲的最大的错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3分)

10.《朝花夕拾》中有一篇散文的结尾这样写道:“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灵*!”作者以深厚、真切的感情抒发了自己对她的怀念之情。句中的“她”指的是___________。

11.填写篇目名。

(1)抨击正人君子的两篇《__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__》。

(2)控诉封建孝道虚伪残酷的是:《_________________》。

(3)批判封建教育对儿童身心摧残的姊妹篇:《_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_》。

(4)表现童年的乐趣,对大自然热爱,对知识追求,又有对封建教育批判的是篇目是《_________________》。

(5)对庸医误人的愤慨,批判迷信,弘扬科学的开端之篇是《

(6)写家道衰落,饱受人冷眼。表现世态的炎凉,与封建主义决裂的是《

(7)追念师恩的是《_________________》,怀念友人的是《

12.(2)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还带着大眼镜。()

(5)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藐视。()

二、选择题(每题2分,计20分)

1.《朝花夕拾》是鲁迅唯一的一本回忆散文集,共收录了他的十篇回忆散文。下列文章不属于《朝花夕拾》的一篇是()

A.《父亲的病》B.《琐记》C.《故乡》D.《无常》

2.下列对《朝花夕拾》中有关内容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父亲的病》回忆儿时为父亲请医治病的情景,描述了几位"名医"的行医态度、作风、开方等种种表现,揭示了这些人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实质。

B.《范爱农》追叙作者在日留学时与同是留学生的同乡范爱农之间的真挚友谊和回国后继续与范爱农接触的生活片段。

C.《藤野先生》这篇散文回忆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真挚怀念,赞扬了他正直热忱、治学严谨、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也追述了自己弃医学文的思想变化,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D.《狗﹒猫﹒鼠》这篇文章主要通过对猫和鼠的一些秉性、行为的描写,阐述作者仇猫——即不喜欢猫的原因,也是借猫来讽刺当时的论敌。

3.《朝花夕拾》中有很多耐人寻味的句子,对下列句子出处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A.“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但是,有什么法子呢?自然是读着,读着,强记着,——而且要背出来。”这是《五猖会》中“我”的失望与无奈。

B.“我总要上下四方寻求,得到一种最黑,最黑,最黑的咒文,先来诅咒一切反对白话,妨害白话者。”这是《二十四孝图》中鲁迅对当时反对白话、提倡复古者发出的战斗檄文。

C.“仍然自己不觉得有什么‘不对’,一有闲空,就照例地吃侉饼,花生米,辣椒,看《天演论》。”这是《琐记》中作者求学时探求真理的热情。

D.“我至今一想起,还诧异我的父亲何以要在那时候叫我来背书。”这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我”对父亲要求“我”背书的不解。

4.下列文章中没有提及“长妈妈”这个人物形象的篇目是()A.《五猖会》B.《狗猫鼠》C.《二十四孝图》D.《琐记》5.下列文章不属于《朝花夕拾》的是()A.《风筝》B.《无常》C.《父亲的病》D.《藤野先生》6.下列哪一个不是文中阿长的性格特点()A.迷信B.不拘小节C.马虎D.朴实7.“无常”这个“*而人,理而情”的形象受到民众的喜爱,主要原因是()

A.形象好看B.能勾摄恶人的*魄C.活泼诙谐D.公正的裁判8.《藤野先生》一文中作者弃医从文的原因是()A.学医太难B.先生不重视自己C.要拯救国民的精神D.受到日本同学歧视9.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鲁迅写《范爱农》只为了回忆过去,纪念以及想念范爱农。B.范爱农不喜欢甚至讨厌自己的先生,因此在先生死时不主张发电报。C.鲁迅在记忆中觉得范爱农很坏。D.《范爱农》记叙的是鲁迅在日本留学时和回国后与范爱农接触的几个生活片段。

10.下面对《朝花夕拾》中的相关人物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长妈妈——有愚昧迷信的一面,但她身上保存着朴实善良的爱,令作者永生难忘。从长妈妈的身上,我们看到了鲁迅对底层劳动人民的感情:他既揭示他们身上愚昧麻木的一

面,又歌颂他们身上美好善良的一面。

B.藤野先生——一位日本医学教授,没有民族歧视,平等待人,关心弱国子民的学业,他朴素而伟大的人格令人肃然起敬。他所做的一切都很平凡,如果我们设身处地地想象鲁迅当时的处境,便不难感受到这位老师的伟大之处。

C.衍太太——给鲁迅看不健康的画,唆使鲁迅偷母亲的首饰变卖。但衍太太对自己的孩寻却是狠的。鲁迅表面上赞扬她,实际心中却是鄙视衍太太的,因为这是全自私自利、多嘴

多舌、喜欢使坏的妇人。

D.寿镜吾——他讲究师道尊严,对学生不大亲切,自己不懂的、布愿意回答的,或者不屑于讲的,就把脸一沉,不理睬学生的提问。上起课来非常枯燥,而且极不负责,放任学生找个借口休息玩耍,当着孩子面独自大声地吟诵课外书,影响孩子学习。作者对以他为代表的旧书塾的先生提出了批评。

三、简答题(30分)

1.读《朝花夕拾》,我们了解到童年时的鲁迅爱收集带图画的书,除此之外,你还能从________中知道他此时其它的爱好吗?(1分)2.《父亲的病》主要讲的是什么内容?(3分)3.鲁迅的《二十四孝图》一文,对古时的所谓“孝”持有怎样的态度?(3分)4.鲁迅写《无常》是为了表达什么思想?(3分)5.你认为藤野先生是个怎样的老师?(3分)6.范爱农是怎样一个人?(3分)7.鲁迅为什么对范爱农是失足落水还是投水自杀表示怀疑?(3分)8.为什么作者反感“老莱娱亲”的故事?(3分)9.《父亲的病》中屡次提及庸医误人的种种荒诞行为,试举一例。(2分)10.《朝花夕拾》中刻画的深受封建思想*害的妇女形象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11.《五猖会》中回忆童年往事,含蓄地表达了对父母毫不顾及孩子心理的无奈与厌烦,这件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12.请写出两个《朝花夕拾》中《二十四孝图》里关于“孝”的典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13.《无常》中塑造的“无常”这个形象为什么会受到民众的喜爱?(2分)14.《父亲的病》中鲁迅描写几位“名医”的行医态度、作风开方等种种表现,揭示了这些人怎样的实质?(3分)15.《五猖会》中父亲强迫“我”背《鉴略》这一事中可以看出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四、名著阅读(15分)

1有人说,《朝花夕拾》包含了作者“温馨的回忆与理性的批判”。根据与图片相关的文章,写出一处能够表现作者“温馨的回忆”或“理性的评判”的内容。(4分)

(二)

根据你的阅读体验,填充下表。(3分)

鲁迅作品

人物描写

人物特点评点

《阿长与〈山海经〉》

(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

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回来了!”

《藤野先生》

原来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尾,都用红笔添改过了,

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

《五猖会》

他说:“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他

说完,便站起来,走进房里去了。

(三)

一位同学提供了[A][B]两段文字,设计了两个问题,请你回答。

[A]此后我就更其搜集绘图的书,于是有了石印的《尔雅音图》和《毛诗品物图考》,又有了《点石斋丛画》和《诗画舫》。(选自《阿长与山海经》)

[B]就是这样的书,我现在只记得前四句,别的都忘却了;那时所强记的二三十行,自然也一齐忘却在里面了。(选自《五猖会》)

(1)[A][B]两段文字分别是哪两件事产生的影响?请简要概括。(3分)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2)分别说说这两件事对作者产生不同影响的原因。(3分)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chuipencaoa.com/cpctj/12227.html

Copyright © 2012-2020 垂盆草版权所有



冀ICP备2021025554号-7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