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垂盆草 > 垂盆草糖浆 > 正文 > 正文

颗粒粒径和相互作用对凝胶颗粒团簇硬度的影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0/10/20 15:41:15

食品的质构性质直接影响食品的口腔行为和风味释放,是影响消费者对食品喜好度和可接受性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凝胶类食品,其结构和质构性质丰富多样,适宜各年龄段和不同饮食能力的消费者,深受消费者喜爱,尤其在特殊食品的设计应用中有着十分广泛的用途。因此,对凝胶和凝胶性质的研究一直是食品科学领域的一个热点方向。

浙江工商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食品口腔加工联合实验室的陈伟、王鑫淼、陈建设*等人选用商用凝胶产品作为样品,以硬度为主要质构指标,通过分析破碎凝胶颗粒团簇的硬度,研究原凝胶强度、凝胶颗粒粒径和颗粒之间相互作用对其凝胶团簇质构性质的影响。

1、温度对原凝胶硬度的影响

原凝胶硬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这符合多糖类凝胶的质构特征。单向压缩法和探头穿刺法均为通用硬度测定方法,但这2种方法仍属于半定量的经验式方法,其测量结果随方法的不同而不同。由于探头穿刺法是日本吞咽学会推荐的测量方法,已为行业所采用,因此后续研究以该测量方法进行。

2、凝胶颗粒粒径对其团簇硬度的影响

用IMAGE-PROAnalyzer图像分析软件计算得到,经筛网孔径为2.00、2.80、4.00、5.60mm和8.0mm分筛漏斗处理的凝胶颗粒的实际平均粒径分别为2.、2.、4.、5.mm和9.mm。经筛网孔径2.00mm以下处理得到的凝胶颗粒,由于粒径过小,具有透明性,使得其成像对比度过弱,无法通过图像分析软件直接获得实际平均粒径。

3、温度对凝胶颗粒团簇硬度的影响

不同粒径下,随着温度升高凝胶颗粒团簇硬度逐渐下降,表明温度升高破坏了化学和物理交联点,如氢键断裂、分子链缠结消失等,从而导致多糖大分子的结构及分子内和分子间的作用力被相应破坏和减弱,造成凝胶团簇硬度的降低。但温度对于小颗粒团簇的影响不明显。

4、颗粒之间作用力对凝胶颗粒团簇硬度的影响

随着糖浆的稀释,摩擦系数明显增加,颗粒之间作用力也随之增强,凝胶颗粒团簇的硬度随着颗粒之间作用力的增强而增大。凝胶颗粒之间作用力的增强,减少了颗粒的滑动程度,因而,凝胶颗粒团簇所受的外力除了引起颗粒滑动外,还会引起凝胶颗粒本身的形变,随着颗粒之间作用力的增加,颗粒形变的程度也会随之增加。

结论

本研究以硬度为主要质构指标,探讨了凝胶聚集状态变化对其质构性质的影响,以颗粒之间的作用力和凝胶颗粒本身强度2种因素对凝胶颗粒团簇硬度进行研究,并对凝胶颗粒团簇硬度的变化提出了理论假设。当凝胶颗粒之间相互作用力远小于凝胶颗粒本身的硬度时,凝胶颗粒团簇在外力的作用下主要发生颗粒滑动,所测得的硬度主要体现为颗粒之间相互作用力;当颗粒之间相互作用力增加,则颗粒之间滑动减少,所测得的硬度则更多体现为凝胶颗粒本身的硬度。通过凝胶破碎、温度调节和改变凝胶颗粒之间摩擦力,测定凝胶颗粒团簇的硬度变化,有效验证了上述假设。

本文《颗粒粒径和相互作用对凝胶颗粒团簇硬度的影响》来源于《食品科学》年41卷3期75-79页,作者:陈伟,王鑫淼,EnricoKarstenHADDE,朱敏,臧永春,季大怀,陈建设。DOI:10./spkx--0122-。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即可查看文章相关信息。

近期研究热点

热烫拉伸融化过程对Mozzarella干酪品质、分子间作用力及微观结构的影响刺梨不同干燥模型建立及综合品质分析红曲霉对类Camembert干酪成熟期质构和风味的影响藏羊肉宰后成熟过程中热休克蛋白27对肌原纤维蛋白及细胞凋亡酶的影响冷鲜滩羊肉贮藏中菌体蛋白质的变化对微生物代谢产物的影响食品中微生物间交互模型的研究进展羊肉生产及加工工艺对肉及肉制品品质的影响研究进展酸茶的研究现状与进展酸-冷交互胁迫对保护冷冻干燥发酵乳杆菌活性的作用乙醇降解菌种的筛选及其发酵乳产品解酒功效评价焦磷 对氧化猪肉肌原纤维蛋白的谷氨 转移酶交联反应及凝胶性能的影响变性淀粉对肌原纤维蛋白凝胶特性的影响

布氏乳杆菌产γ- 发酵条件的优化

体外结肠发酵对青稞膳食纤维中酚类化合物的含量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山楂叶多糖对发酵乳品质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不同载体固定化蒙氏肠球菌发酵蛋壳制备 钙

食盐添加量对哈尔滨风干肠脂质和蛋白氧化及挥发性化合物形成的影响TSP与SPH复合物对面团特性及面条品质的影响机制

大豆球蛋白-花青素Pickering乳液性质

啤酒酿造中二 硫、 蛋氨酸、二 亚砜含量的变化与控制

牛肉肉色的影响因素及其控制技术研究进展

功能性肽的分离及富集研究进展

胶红酵母生产生物活性物质研究进展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 性质、稳定性及其递送体系的研究进展

柠檬精油乳液可食用涂膜液对冷藏卤鸭脖的保鲜效果

近冰温冷藏对‘金冠’苹果贮藏品质的影响

西番莲种籽中总*酮的体内抗氧化活性及其成分分析

蛹虫草多糖酸奶对酒精性肝损伤昆明种小鼠的协同保护作用

五味子酯甲通过调节肝脏Nrf2/ARE抗氧化通路改善小鼠疲劳的作用

两株 菌对高脂模型大鼠的益生作用

紫花芸豆肽修复H2O2对HepG2细胞的氧化应激损伤

脱脂米糠可溶性膳食纤维对小肠葡萄糖吸收和转运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不同贮藏条件下葡萄的SO2残留及膳食风险评估

低聚葡萄籽原花青素对顺铂所致人胚肾细胞线粒体损伤的保护作用

重组酶等温扩增试纸条快速检测阪崎克罗诺杆菌

阿维菌素和高效氯氰菊酯在火龙果中的残留及消解动态

为进一步促进动物源食品科学的发展,带动产业的技术创新,更好的保障人类身体健康和提高生活品质,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和中国食品杂志社在成功召开“年动物源食品科学与人类健康国际研讨会(宁波)”的基础上,将与青海大学农牧学院于年6月20-21日在西宁共同举办“年动物源食品科学与人类健康国际研讨会”。研讨会将就肉、水产、禽蛋、乳制品等动物源食品科学基础研究、现代化加工技术,贮藏、保鲜及运输,质量安全与检测技术,营养及风味成分分析,副产物综合利用,法律、法规及发展*策等方面的重大理论研究展开深入探讨,交流和借鉴国外经验,为广大食品科研工作者和生产者提供新的思路,指明发展方向。

在此,我们诚挚的邀请您出席本次国际研讨会,共聚人脉、共享资源、共谋发展!

长按或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chuipencaoa.com/cpctj/4917.html

Copyright © 2012-2020 垂盆草版权所有



冀ICP备2021025554号-7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