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上常见的胆病有急性胆囊炎、慢性胆囊炎、胆结石、肝内外胆管结石、胆道烟虫症等病,多因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外邪侵袭、劳累创伤导致肝胆疏泄失调、胆腑通降不利而病。我对胆病的治疗常用以下八法:
1.利胆疏肝法(适用于肝胆气滞证)
主症:胁胀痛窜。
次症:胸闷不舒,脘腹痞满,不思饮食,嗳气欲呕,口苦咽干、目眩头晕,舌苔薄白,脉象多弦。
诊断:凡具备主症和任意二项次症即可诊断为胆病肝胆气滞证。
治疗:疏肝利胆,理气止痛。
方药:利胆疏肝汤(柴胡疏肝散 铃子散加减)
醋柴胡lO克、赤白芍各1O克、江枳实10克、生甘草6克、制香附10克、延胡索1O克、川楝子10克、虎杖片10克。
加减:胁痛甚加郁金、梭罗子以理气止痛;呕恶者加橘皮、姜夏以和胃止呕;痞满者加白术、厚朴;纳差加炒三仙、砂仁;气郁化热症见口苦、烦躁或潮热者加栀子、龙胆草。
2.降胆清化法(适用于胆胃温热证)
主症:右胁灼痛
次症:胸腹痞闷,呕吐苦水,口渴不饮,口苦口粘,大便溏滞,小便*赤,苔*厚腻,脉象弦滑。
诊断:凡具备主症和任意二项次症即可诊断为胆病胆胃湿热证。
治法:清化降胆,和胃止痛。
方药:降胆清化汤(茵陈蒿汤合龙胆泻肝汤加减)
绵茵陈l5克、山栀子lO克、生大*10克、龙胆草1O克、六一散20克、车前子1O克、清半夏lO克、广陈皮lO克。
加减:热甚者加*连、*芩;湿盛者加霍香、佩兰;有*瘟者加虎杖、垂盆草;兼有结石加金钱草、芒硝。
3.泻胆解*法(适用于胆热火*证)
主症:右胁热痛。
次症:痛剧拒按,喜右蜷卧,高热便秘,烦躁不安,神昏谵语,呕血黑便,舌苔*燥,脉弦滑数。
诊断:凡具备主症和任意二项次症者即可诊断为胆病胆热火*证。
治法:泻胆解*,凉血开窍。
方药:泻胆解*汤(五味消*饮合犀角地*汤加减)
金银花15克、蒲公英20克、野菊花10克、山栀子10克、水牛角lO克、生地*30克、赤白芍各15克、三宝偏于高热神昏选用安宫牛*;偏于高热、瘟厥选用紫雪丹;偏于高烧痰鸣选用至宝丹。
加减:兼用清开灵注射液40-6Oml加入5%葡萄糖盐水50Oml中静点,一日1-2次。本病为危重症,应密切观察病情,宜采取中西医结合抢救治疗,必要时要转外科进行手术治疗。
4.活胆化瘀法(适用于胆络瘀阻证)
主症:右胁刺痛
次症:痛处不移,入夜痛重,右胁拒按,脘腹胀满,大便干燥,舌质紫瘀,舌苔薄*,脉沉弦涩。
诊断:凡具备主症和任意二项次症者即可诊断为胆病胆络瘀阻证。
治法:化瘀活胆,理气止痛。
方药:活胆化瘀汤(复元活血汤加减)
北柴胡1O克、全当归15克、南红花1O克、生甘草6克、山甲珠10克、制大*lO克、赤白芍各15克、延胡索10克。
加减:瘀血甚者加三棱、莪术;胁痛甚者加香附、郁金;兼痰浊瘀阻者加法半夏、胆南星。
5.疏胆化痰法(适用于胆郁痰扰证)
主症:胁痛吐涎
次症:胸胁堵闷,呕吐痰涎,眩晕烦躁,口苦咽干,眠睡不实,体胖身沉,舌苔*腻,脉象弦滑。
诊断:凡具备主症和任意二项次症者即可诊断为胆病胆郁痰扰证。
治法:疏泄胆腑,清化痰湿
方药:疏胆化痰汤(温胆汤加减)
青陈皮各1O克、法半夏10克、云夜苓15克、生甘草6克、北柴胡20克、江枳实10克、姜竹茹10克、莱菔子30克。
加减:痰浊引动肝阳而眩晕甚者加天麻、钩藤、生石决明以平肝潜阳;痰热内扰心神而善惊易恐者加莲子心、远志、天竺*以清心化痰;痰郁化火而口苦便秘者加*连、*苓、大*以清泻热痰。
6.清胆养阴法(适用于阴虚胆热证)
主症:胁灼隐痛
次症:遇劳痛重,手足心热,口干咽燥,低热心烦,胸腹痞闷,大便不爽,苔*厚腻,脉细滑数。
诊断:凡具备主症和任意二项次症者即可诊断为胆病阴虚胆热证。
治法:养阴清胆,调理气机。
方药:清胆养阴汤(一贯煎加减)
北沙参20克、麦门冬15克、生地*20克、全当归15克、延胡索10克、绵茵陈15克、六一散20克、川楝子6克。
加减:低烧者加知柏、地骨皮;胸腹痞闷加苍白术、厚朴;大便不爽加焦四仙、大*炭。
7.通胆排石法(适用于胆石湿热证)
主症:胁肋绞痛
次症:剧痛阵作,右胁压痛,叩击痛重,恶心呕吐,院腹胀满,大便失调,苔*厚腻,脉弦滑数。
诊断:凡具备主症和任意二项次症者即可诊断为胆病结石湿热证。
治法:通胆排石,清化湿热。
方药:通胆排石汤(大承气汤加减)
金钱草30克、生大*1O克、玄明粉10克、江枳实lO克、延胡索10克、川楝子6克、鸡内金10克、六一散20克。
加减:合并胆囊炎且白血球增高时加公英、连翘、栀子以消炎利胆;剧痛不缓解时加制乳没、赤白芍以解瘟止痛。
8.和胆安蛔法(适用于胆道蛔虫证)
主症:胁痛吐蛔
次症:有便蛔史,钻顶样痛,时作时止,四肢厥冷,呕吐苦水,心烦不安,舌质暗红,脉象沉伏。诊断:凡具备主症和任意二项次症者,即可诊断为胆病胆道蛔虫症。
治法:和胆安蛔,理中止痛。
方药:和胆安蛔汤(乌梅丸合理中汤加减)
醋乌梅30克、川*连1O克、北细辛6克、炮干姜10克、潞*参10克、炒白术lO克、炙甘草1O克、延胡索15克。
加减:绞痛者加川楝子、梭罗子,并配合针灸治疗;四肢厥冷加炮附子、嫩桂枝;寒热往来者加北柴胡、枯*芩、制半夏;呕吐甚者加橘皮丝、姜半夏。
临床上对治胆八法的运用要灵活変通,遇到二证或三证并见时,要二法或三法同用,并隨症加减,才符合中医辨证论治的精神。药方仅供行业内部人士参考,患者需辨证之后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专家介绍:李乾构, 名老中医、医院脾胃病专家、BTV《养生堂》重要嘉宾。本文出自李老代表著作《大国医——脾要轻补,胃要娇养》,一书说透脾胃养生的秘诀!
名医传承,壹号专家(白癜风中药白癜风早期症状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chuipencaoa.com/cpctj/6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