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垂盆草 > 垂盆草糖浆 > 正文 > 正文

临沂西城实验学校夏晓磊兰花是兰花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2/5/13 16:13:01
西安治白癜风 的医院 http://pf.39.net/bdfyy/

终于盼到复学日,来得早的几个女生围在我身边叽叽喳喳说网课期间的“趣事儿”:小A同学早读还躺在床上就打开了视频,小M同学天天戴着墨镜开视频,小Q边吃饭边参加视频会议被分享到了公共屏幕,小S同学留在大家手机里的各种表情包……陪着她们笑的时候,我忽然瞥见了讲台一侧置物架上的被遗忘的几盆吊兰,我们撤离学校时,班委几个人商量着分别带回家,结果还是有人忘了,而我也没有注意到。

“小茹,你们几个去打点水浇浇花吧。”我忽然皱起眉头说道,这让孩子们不明所以,顺着我的手指方向看那几盆倔强的吊兰。历经近俩月的干旱,它已经没有力气了,叶子蔫蔫的,像是挨批评的孩子耷拉着脑袋,颜色也失去了绿气。“呀!老师你说的花在哪儿?那不是盆草吗,我怎么没看到哪里有花?”调皮又爱较真的小茹一本正经地反问我。

“那几盆吊兰啊,虽然还没开花,但不妨碍我管它叫‘花’吧,对了,我小时候听过一首叫《兰花草》的歌,我和你一样,打小就有个疑问,兰花草到底是花还是草。”我刚刚舒展的眉头又皱了起来。

“老师,那你现在搞清楚兰花草是兰花还是兰草了吗?”小茹继续眨着求知的眼睛看着我。

“唉……真不好意思,我到现在也还没搞清楚。”我霎时脸红了,是啊,我是怎么能接受一直“蒙在鼓里”,被同一个问题困扰这么多年却不去花一点时间去弄明白呢?

“老师快查查百度百科吧,查到了也给我们普及一下。我们去浇——‘花’还是‘草’去啦。”

几个小女孩蹦蹦跳跳打水去了,我赶紧打开了搜索引擎。

“啊!兰花是兰花,兰草是兰草!”我惊呼。

“啊!吊兰和兰花压根就是两个物种!兰花产地在我们中国,吊兰产地在非洲!”我又惊呼。

“吊兰不是花!也不是兰草!吊兰又叫挂兰、钓兰、垂盆草,产地是南非。而我国兰草资源丰富,品种较多,有朱砂兰、雪兰、送春归,夏惠、秋素等等。”

听我一条一条惊呼着我的“新发现”,女孩子们也饶有兴趣,她们没有“嘲笑”我的无知,反而很配合地凑过来和我一起搜索。“我们国家连给花花草草起个名字都这么好听啊。”女孩子们总是能发现好玩的点。

“哇!兰花草和兰花区别更大,它们不属于同一类植物,前者别名竹叶草、鸭跖草,喜欢湿润环境宜浇水;而后者属于兰科兰属,宜干燥要少浇水。”我睁大眼睛指着手机屏幕,再次惊呼。

“老师,这个‘跖’字怎么读?”又是古灵精怪的小茹向我发问。

“额……”语文老师的悲哀啊,忽然发觉自己不认识一个汉字的尴尬袭来。“我们一起查一下吧,老师也不确定。”我不好意思地说道,然后退回到搜索页面。

“zhi读二声,释义有脚面上接近脚趾的部分;脚掌;践、踏。”小茹看到搜出的答案,情不自禁地读出来。

“我们再看看和它形近的字吧。”在我的提议下,我们又找到了符合条件的15个右边“石”的汉字:柘(zhè)、祏和炻(shí二声)、坧(zhǐ)、拓(tuò,另读tà)、砳(lè)……

“真是涨知识啦!老师,老师你搜一下《兰花草》这首歌我们听一下吧?”小茹又想出一个有趣的问题来。

“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草。种在小园中,希望花开早……”曾经熟悉的歌谣悠扬唱起……在这个时候,我看到了推荐搜索条:《兰花草》这首歌改编自胡适的诗歌《希望》,我一直感觉这是首港台歌曲,没料到原词作者竟然是胡适!赶紧点开链接,和同学们继续涨知识:年夏天胡适到西山去,友人熊秉三夫妇送给他一盆兰花草,他欢喜地带回家,读书写作之余精心照看,但直到秋天,也没有开出花来,于是有感而发写了这首小诗。后来被台湾的陈贤德和张弼二人修改并配上曲子。

“胡适就是咱课本上写《我的母亲》的作者,他充满希望地种下花草,但花儿却迟迟不开。虽然不开,但作者依然相信它总有花开之日,这就是‘希望’的含义。”我又开始“好为人师”起来。

“希望,嗯,希望我们教室里的吊兰也开花。”

“希望我们班同学都能考上高中。”

“希望我们永远都是朋友。”

女孩子们又开启了“七嘴八舌”模式,在这个时间段里,陆续返校的同学走进了教室,他们纷纷向我们投来疑惑的目光。

我在黑板上写下“兰”,让同学们谈谈对这个字的认识。

有同学说:“我就知道‘梅兰竹菊’里的兰。”

有同学读书多,随口吟道:“王勃有首诗里说‘金声玉韵,蕙心兰质’是形容人有气质吧。”

快言快语的小晗同学说:“我记得《离骚》里面好多写‘兰’的句子,屈原对兰情有独钟,‘秋兰兮清清,绿叶兮紫茎。满堂兮美人,忽独与余目成。’还有好多句,我一时想不起来了。”

“你太有文化了!你说的这几句老师都背不下来呢!我们可以一起搜索,一起学习。”我打开了教室里的电脑,找到搜索界面。输入“屈原写兰的诗句”,弹出来的句子让我们都沉浸其中:“秋兰兮麋芜,罗生兮堂下。绿叶兮素枝,芳菲菲兮袭予”(选自《九歌》)“委厥美以从俗兮,苟得列乎众芳”“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选自《离骚》)……

“同学们思考一下,屈原为什么这么喜欢写‘兰’这个意象呢?”我忽然问道。

“因为屈原与兰花之间有着惊人的契合之处,他们都是品性孤傲,气质幽香。原本没有感情的兰花,一经屈原点染,便成了有血有肉的隐士、斗士和失意文人的形象。”还是文学水平高的小晗回答道。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今天同学们的表现让我倍感骄傲和心虚,骄傲在你们每个人都乐于勤学好问、积累知识,心虚在我的文化积淀还严重不足。”我对着小晗竖起了大拇指。

“屈原是我国历史上 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他在战国七雄并存时期,为楚国内*、外交奉献了不可磨灭的作用,之后遭受小人谗言,被流放,但他仍关心朝*,热爱祖国,直到 自沉汨罗江以殉自己的理想。这是我从历史书上得来的,还有啊,我们现在的端午节就是为了纪念屈原的。”小泽同学听了我的鼓励和赞赏,也踊跃地贡献了自己的知识。

我不住地点头,然后说:“韩愈的《师说》没错啊,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大家的表现,都能成为我的老师了。”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孔子说的。”小晗看着我笑。

“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胜于蓝。荀子说的。”我也笑着对。

陆陆续续到来的同学加入了我们的聊天队伍,他们从最初的“兰花草是花还是草”开始追问,一直到我们对“学习不能停”的探讨。

热热闹闹的讨论声中,我看向被浇了水的吊兰,它们神奇地舒展了叶子,像昂起头的孩子。清风徐来,兰叶摇曳,神采奕奕,我似乎听到一种劫后复生的声音,更是重回自信的声音;我又仿佛看到一种不屈命运的生长姿态,更是朝气蓬勃的青春姿态。

一草一花一世界,一枝一叶总关情。老师和学生的故事,总是这样的“一期一会”。在某个特定的期限里,我们有缘发现彼此,并且只有一次的经历机会。只有抓住这个机会,我们才能从一个小小的问题里生成更多有意思的问题,在一起寻求答案的过程里碰撞出许许多多智慧。

记下这个“兰花是兰花,兰草是兰草”的故事,是为珍惜。

作者简介:夏晓磊,临沂西城实验学校语文教师,获临沂市班主任基本功大赛一等奖,山东省中小学班主任基本功展示交流活动 教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chuipencaoa.com/cpctj/9621.html

Copyright © 2012-2020 垂盆草版权所有



冀ICP备2021025554号-7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