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病经验
1干咳少痰,咽喉干痛,是肺津液不足,火热的表现。
2卫气营血辨证主要用于外感热病。三焦辩证主要用于湿热病。
3头痛便秘的高血压用泻青丸。
头重脚轻,睡眠不好的,高血压。用天麻钩藤饮。4肾小球肾炎,益肾汤。当归15赤芍15丹参30桃仁10红花10蒲公英30地丁30山豆根30土茯苓30白茅根30益母草30加减。
5白碚,湿在肌肉,用薏苡竹叶散加减。薏苡仁30竹叶6克连翘10克白扣仁6赤茯苓10滑石15通草6丹皮10克石斛10克芦根30克大清叶30克生甘草6克
6湿热不除,蛋白难消。
7西洋参,蛤蚧尾泡水喝,用于肺病除根。
8头热足凉脉无力是龙雷之火,应该引火归元。
-5-18来源随印会河侍诊记
五味子降血清谷丙转氨酶之我见五味子治疗病*性肝炎,作为降低血清谷丙转氨酶(ALT)的常用有效药物,这是大家所熟悉的。
然而,在临床使用过程中,发现五味子降血清ALT,仍有不尽人意之处。有的有效,有的无效,有的服药期间有效,停药后复又上升,出现反跳现象。何故?笔者认为对血清ALT升高者,应结合苔脉证候,辨证施治,不能一见血清ALT升高,就千篇一律地用五味子降酶。血清ALT为什么会升高,有什么临床意义?现代医学认为,肝有将一种 酸转化为另一种 酸的作用,其转氨作用主要是依靠肝内的转氨酶来完成的。
正常情况下,肝细胞内存有多量转氨酶,当肝细胞坏死或有其他损害时。肝细胞里的转氨酶即被释放于血液中。可见转氨酶是一种人体必需的精微物质。临床上利用这种现象测定血中ALT,以间接地推测肝细胞损害程度。中医学认为,急性病*性肝炎,包括急性*疸型肝炎和急性非*疸型肝炎,其发病机制,主要与湿热病*有关。当然,其中又有湿重于热、热重于湿和湿热并重的区别。但临床证候的属性则是一致的,为实证湿热型。临床表现,除血清ALT升高(*疸指数或可升高,浊度或偏高)外,还有一系列的湿热照蒸肝胆脾胃的证候群,如右胁肋疼痛,脘痞纳呆,泛泛作恶,困倦乏力或目*、肤*、小便*,舌苔*腻,脉滑数。
治宜清热解*化湿法,常用夏枯草、蒲公英、板蓝根、大青叶地耳草、垂盆草、虎杖、*芩、秦皮、茵陈、栀子、大*、*柏等。这些药物,据《中药大辞典》记载,大多对病*有抑制作用,有利于肝细胞的修复,使肝细胞中的血清ALT不至于大量逸入血液中,故而达到降酶的效用。用时择其一二味,或 味,确有一定的疗效。临床观察,一旦得效,也较稳定,极少有反跳现象。
但是,回顾行医伊始是有教训的。认为五味子有良好的降酶作用,对急性病*性肝炎血清ALT升高属湿热实证者,套用五味子降酶,结果就出现文章开头讲的后面两种情况。所以对实证湿热型肝炎用五味子降酶实不相宜,有悖于中医治病之道。对实证湿热型肝炎血清ALT升高者,只宜清热解*利湿、抗病*,用泻法,而不能用补法。盖五味子,性味酸温,为收敛药,有强壮之性,具敛肺滋肾、生津敛汗、涩精止泻、宁心安神之功,属补益之品,如果用其降酶,即有“实实”之嫌,这是违背《内经》“实者泻之,虚者补之”之旨的,所以取效亦就难了。
至于出现反跳现象者,愚以为可能是五味子酸收敛涩的作用,使肝细胞内的ALT暂时不被释放或少被释放于血液中,使血清ALT得以正常或下降。但停药后,由于湿热病*未除,破坏的肝细胞未修复,肝细胞内的ALT又重新大量释入血中,故血清ALT又上升,而出现反跳。
中医认为,酸收敛涩药,碍邪敛邪,早早使用实证,有“闭门留寇”之弊。其反跳现象的出现,虽不能说是闭门留寇,但从病程至少可以说是延误了病机窃以为,用五味子降血清ALT,应是虚证,属阴津亏虚型者,较为适宜。
张仲景云:“酸入肝…肝虚则用此法,实则不在用之。”(《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 )》。
五味子为补益强壮药,有补的作用,“虚者补之”。笔者常用于肺胃阴虚,或肝肾阴虚的肝炎病人,并贯穿整个病程。血清ALT上升者,恒能获效,且很少出现反跳现象,无不良反应。肺胃阴虚的肝炎病人,血清ALT增高者,包括急性无*疸型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症见口干、咽干、舌干,舌光红无苔,或舌苔花剥,舌质红,或舌红中有裂纹,苔少。知饥不欲食,右胁肋隐隐作痛,脉细数略弦。
良由素禀肺胃阴津亏虚,或肝炎日久,湿热之邪耗损阴津,或长期大剂量使用苦寒降酶药物,化燥伤及阴津所致。
治宜益肺养胃、养阴生津法,用自拟方养阴降酶煎(五味子、南沙参、北沙参、麦冬、石斛、生地*、佛手、绿梅花、生麦芽、茯苓、小蓟、薏苡仁)治疗。
方中五味子养阴生津,酸收补虚,涩精降酶(人体内的酶,在生理状态下也是一种精微物质)。
笔者经验,为加强降酶作用,方中还用了一味小蓟30g,小蓟入血分,凉血解*以降酶,无苦寒败胃,化燥伤阴伤津之弊,经多年应用,降酶效果堪称满意。肝肾阴虚的肝炎,血清ALT升高者,症见头昏乏力,面色菱*灰滞,腰酸腰痛目干而涩,刷牙渗血,面部散在血缕分布,肝区隐痛,口干心烦,手足心夜间发热夜寐梦多,舌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数。多见于慢性活动性肝炎病人,缘由素体阴亏或病久伤肾,耗损肝肾之阴所致。
治拟滋补肝肾法,用自拟方滋阴降酶煎(五味子、女贞子、墨旱莲、制何首乌、熟地*、枸杞子、川楝子、珍珠母、茯苓神、牡丹皮)治之。此乃一贯煎之变方也。方中用五味子10一15g,滋肾涩精,宁心降酶。经临床运用,每获良效。总之,五味子治病*性肝炎,血清ALT升高,属实证湿热型者,疗效不甚满意。有的即使取效于一时,但停药后,反跳的可能性比较大,而对证属虚者,胃阴虚,或肝肾阴虚者,疗效比较满意,而且可靠,反跳现象极少。
5-15
绞尽脑汁张庆*
本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chuipencaoa.com/cpcyl/97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