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垂盆草 > 垂盆草养殖 > 正文 > 正文

国医大师刘祖贻谈辨证与辨病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2/3/31 11:17:02
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好 http://m.39.net/disease/yldt/bjzkbdfyy/

辨证与辨病

诸多学者提出要辨证与辨病结合的问题,这当然无可厚非,但提出问题的根据是什么,在临床实践中又有何意义,则应当加以探讨。

首先,应该知道,中医学是注重辨证与辨病结合的,张仲景的医著即可证明。有人认为《伤寒论》是辨证论治之书,《金匮要略》为专病专方之书,其实这种看法亦不全面。《伤寒论》的六经辨证人所熟知,但书以“伤寒”冠名,“伤寒”即是病名,岂能说其不辨病,而且其中尚有伤寒、中风、温病之分,更见其辨病之细。《金匮要略》论杂病,病种繁多,但分病论述时何尝无辨证之法,如痉病有刚、柔之分,历节有寒、热之别。《伤寒论》论外感循六经辨治,《金匮要略》论杂病遵脏腑辨证,为后世病证结合树立了楷模。如后来发74展的卫气营血、三焦、八纲等辨证体系,无不是在病的基础上的辨证,亦即无不是病证结合的。

既然病证结合自古以来并无异议,为何现在仍提出此问题?反思之,问题出在对疾病认识的方法上。认识疾病必须要找出病因,古代医家限于历史条件,对病因的认识不可能借用现代仪器设备,而往往需要“审证求因”,换言之,即从辨证中寻找病因。当然现在已认识到,这不一定是真正的病因,而是病原侵入人体后,正气起而相争的应激反应的综合表现。所以有人称辨证诊治为辨机诊治。

由于以上原因,辨证论治学说得到极大的发展,并建立了完整的理法方药体系,故而在病因(病原)不一定明确的情况下,仍能有效地应用于临床。既然证是邪正相争所表现的综合状态,则不同的病可以出现相同的证,即可以异病同治;而相同的病也可能有不同的证,亦能同病异治。既有规律可循,又是因机而治。所以,辨证论治在中医学占有重要的地位,也是其独特的优势所在,因为西医学在病因不明时往往难于治疗。

但也由于上述原因,有人认为中医善于辨证,而西医则长于辨病。现在提出所谓的病证结合,并非中医不辨病,而是应取西医之所长而补不足,其实质是提倡中西结合的问题。余认为,中西医学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他山之石既可攻玉,而他人之错,亦可以改正或弃之不用,这是理所当然的。西方医学也是自近代以来,借助现代的科学技术取得了迅速发展。中医学从来不是一个封闭的体系,历来就是充分吸收和运用我国科学技术的成果而发展起来的。现在所说学习西医,无疑说是与西医一样,学习和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来发展自己,海纳百川,才能成其大焉。

当然,学习西医,绝非弃己所长,仿效他人,亦决不能迷失自己。辨证论治既是我之所长,则不管中医学如何发展,辨证论治的精神必须坚持。因为我们所坚持的不仅是中医的特色,更是其优势,应当扬其所长,继续发扬光大。坚持古为今用、西为中用,就不会异化,不会迷失,而将中医学推向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现在所提倡的病证结合,其实就是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寻找治病的有效药物。于此,前人亦并非不重视。其实前人的专方、主药,均为专病、专症的有效方药,如止痛、止血、止咳等,无不皆然,即如现在急性热病用清热解*药,截断阻止其传变,亦应属此类。只是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有更好的条件在新的起点上去寻找 药物,如青蒿素治疟疾、砒霜治白血病等。此外,抗癌药物亦有不少是从中药研究中得来,且不一定是专用化学提纯的方法,如用雷公藤、青风藤治类风湿性关节炎,五味子、垂盆草降转氨酶,茵陈、栀子退*,雄*治带状疱疹,三仙丹治梅*等。可见,为治病寻找新的 药物,是“治病救人”的重要手段。但是还需要强调的是,对中医药的研究不能抛弃辨证论治的指导原则,否则,就会走上废医存药的老路,这是决不可取的。只有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去寻找有效新药,并将其加入辨证处方中,才能突出中医的特色,坚持中医的优势。如此,才能算是遵循中医自身发展的规律,既有继承,又有所创新,从而推动中医学的不断发展。

以上内容由“杏林墨香”订阅号 发布。本文参考了《国医大师刘祖贻》(刘芳,伍大华,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更多精彩,敬请期待。

购买途径

全国新华书店

医药专业书店

天猫,京东,当当等各大网站

长按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chuipencaoa.com/cpcyz/9381.html

Copyright © 2012-2020 垂盆草版权所有



冀ICP备2021025554号-7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