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ARN
MEDICINE
超声引导结合脉冲式
射频神经调控技术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
新解决方案
近日,一名83岁医院微创脊柱科行颈神经根脉冲式高电压长时程射频调节术后,使得困扰其2月之久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彻底缓解。
专家解读83岁的金奶奶是一名退休的清华大学老教授,2个月前因为劳累出现了右胸壁和后背部的带状疱疹,之后过了1周疱疹逐渐消退,但是出现了顽固的右胸壁疼痛和右手疼痛麻木,白天靠止痛药维持,疼痛勉强能接受,但夜深人静的时候则痛不欲生,严重影响了金奶奶的日常生活,加上年事已高,经不起病痛的折磨,2个月来金奶奶体重掉了5斤,于是来到我科就诊,门诊以带状疱疹伴后遗神经痛收入院。
入院后经过严密的问诊、查体以及一系列检查,最终将疼痛明确为带状疱疹后的外周神经敏感化导致的神经疼痛。
金奶奶的疼痛位于右胸壁及右前臂和手指,提示颈神经根受累及可能性大。
为了更进一步 诊断,首先在超声引导下对其颈神经根进行探查,并且对神经根进行激发与阻滞,将疼痛来源 定位在右侧C7及C8神经根。
之后的2天随着阻滞药物的效果消退,疼痛卷土重来,但此时我们已经 定位病灶。
在征得金奶奶同意后,在B超引导下, 抵达受累神经根,应用脉冲式高电压长时程射频神经调控技术对其进行治疗,这次成功缓解了金奶奶的疼痛,使金奶奶可以完全恢复到正常生活中。
术后观察3日,疗效维持非常满意,开心的出院了。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对于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国外研究表明带状疱疹和后遗神经痛的发病率及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逐渐升高,60岁及以上的带状疱疹患者约65%会发生后遗神经痛,70岁及以上者中则可达75%。
而曾患有该病的患者描述这种疼痛的程度为:
“烧灼样”
“电击样”
“刀割样”
“针刺样”
“撕裂样”
通过这些描述可直观感受到疼痛的剧烈。
更可怕的是这种疼痛程度在约半数患者中会持续超过1年,部分病程可达10年,其痛苦慢性而剧烈,很多患者因此患上抑郁症甚至 。
脉冲式射频神经调控脉冲式射频神经调控是近年来逐渐兴起的一种新的技术,其优点是对神经纤维结构无破坏作用,能改善疼痛,提高生活质量。
同时治疗后也较少发生感觉减退、酸痛、灼痛及运动神经损伤。
超声引导,作为射频的“ 搭档”,为我们避开了穿刺路径上的重要器官及血管神经结构,相当于直视下 神经根穿刺, 上避免副损伤,同时又避免了X线引导给医患带来的辐射。
医院微创脊柱科微创脊柱科自承担疼痛专科业务以来,积极拓展疼痛业务,不断学习新技术,目前微创脊柱科利用肌骨超声及脉冲式射频神经调控技术相结合治疗多例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均收到良好的疗效,为饱受顽固性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折磨的患者带来更多疼痛解决方案。
END整理编辑
郝齐悦
素材来源
微创脊柱科李健
历医院支援海淀区定点隔离酒店医疗保障小组再出发
史开荒保洁丨北楼手术室即将投入使用文第17个肾脏病日
医院肾脏内科系列活动圆满成功
章医院举办年海淀区卫生健康发展科研培育计划中期汇报会
▼更多精彩推荐,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