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同学们,我们在做文学类文本阅读时,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题型:文章多次写到某物,有何作用(好处)?
面对这类题型,我想,绝大多数同学都知道这是"物象作用题",要从"人物、环境、情节结构、情感主题"等方面去答题。
穆老师还要提醒大家,别忘了"物象自身方面"的作用哦!如情感寄托物、场景之一、事件主体、象征意义等。
穆老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发现,不少学生的记叙文是没有物象的,只有人物和事件,试问,如此干瘪的作文又怎能获得高分呢?
为什么我们不能将阅读所学用之作文呢?
讲到这,或许有的同学就不解了,反问道:"穆老师,难道加个物象就是好作文了?"
对此,穆老师不做理论反驳,只举例说明,我想,好坏一目了然。
学生甲作文概要:
小明步入五年级后,突然像换了一个人似的,做任何事都急于求成,总想一步到位,妈妈是看在眼里,急在心中。
为了改掉小明这一坏毛病,妈妈可谓是煞费苦心,各种方法都尝试,奈何不奏效。就在妈妈快要放弃时,外婆的出现让事情有了转机。
外婆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诫小明,小明听完后,意识到自己问题的严重性,决定改掉这一坏毛病。
学生乙作文概要:
小明的书桌上摆放着一个特殊的花盆——空花盆。
为何是空的?事情还得从三年前说起。
那时,小明刚步入五年级,突然间像换了一个人似的,做任何事都急于求成,总想一步到位,妈妈是看在眼里,急在心中。
为了改掉小明这一坏毛病,妈妈可谓是煞费苦心,各种方法都尝试,奈何不奏效。就在妈妈快要放弃时,外婆的出现让事情有了转机。
外婆送给小明一盆文竹,并告诉他,只要养得好,可以长得很高。
小明为了让文竹长得快,不论是浇水,还是施肥,都十分勤快,甚至连做梦都在浇水、施肥。
一个月后,当外婆再次来到小明家时,小明的那盆文竹已经"根烂而亡"。
外婆告诉小明,植物生长有着它的规律,我们不能急于求成,要慢慢来,否则,就会适得其反。我们做事情也是这个道理……
小明听了外婆的教诲后,意识到自己问题的严重性,决定将没有文竹的空盆摆在自己的书桌上,以此来警醒自己。
同学们,以上两位学生的作文,你们觉得哪个更好一点呢?我想,大家是心知肚明。
既然物象对提高作文水平有如此大的作用,我们为何不去应用它呢?
那么,我们该如何去应用呢?
同学们,你们想知道答案吗?快坐上穆老师的学习快车,向"知识点学习"部分出发吧!
二、
可用于作文中的物象有哪些?
提到物象,我想,绝大多数同学首先想到的应该是"花草树木",其次是"虫鱼鸟兽",有些学生还会想到"山川河流"、"日月星辰"和"风霜雨雪"等。
穆老师认为,以上这几大类都可以作为物象写进作文中,但穆老师还想再补充两大类,广义上的物象,分别是"生活用品类"和"学习用品类"。
老穆认为,作为学生,从"生活用品"和"学习用品"中更容易选到适合自己的物象。
接下来,穆老师就为大家简单列举具体物象,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所见,进行删减和补充。
说明:穆老师之前罗列了很多具体物象,但不过审,故略去。购买后,可私信穆老师,获取电子版,可显示该部分内容。
常见植物类
生活用品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