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垂盆草 > 垂盆草种植 > 正文 > 正文

故事高考结束的当天晚上,他们停止了战争终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3/10/23 14:44:16

1

才走到三楼的楼梯口,我听到楼上传来一阵争吵声。

女人尖利的咒骂,男人低沉的怒吼,彼此想覆盖对方。不用猜也知道,我的父母又吵架了。

只要一点点鸡毛蒜皮的小事,就能引发父母激烈的口角。

一般是母亲挑起“战争”,引爆她情绪的理由千奇百怪:方便后没有冲干净污物;没有清理掉枯*的菜叶;地板刚拖好,就被踩得满是脚印子;整天看那些没用的历史书,也不想到去收拾屋子……

话又说回来,父亲生性大大咧咧,与心思缜密的母亲是天壤之别。

不过夫妻过日子讲究求大同存小异,母亲应该包容父亲身上的种种缺陷,但她不肯这么做。从小到大,我就生活在这“三观不同”的碰撞中。

不过我应该感觉庆幸,毕竟父母没有离婚。

班上一些单亲家庭的同学,因为被判给某一方,想去见父亲或母亲就比较困难。

一个人在成长中缺少父爱或母爱,人格发展注定存在缺陷。这些同学也不例外,他们生性孤僻,不愿意和其他同学交流。父母离异让他们变得非常敏感,一句不经意的话就会触发他们的情绪。

我又觉得比他们好不了多少。尽管能一年天见到父母,他们总是以一种怨愤的状态面对我,家里始终弥漫着紧张的火药味。父母剑拔弩张,让我背上了调和他们矛盾的重任。

好不容易把他们劝和,又担心下一次矛盾爆发。我总处在焦虑中,或多或少影响到我的学习。

父亲不在家时,母亲会一边作者家务,一边对我吐槽父亲的劣性。

她哀叹当年瞎了眼,怎么没看出父亲的真面目。我差点这么回敬她,这个人是你自己选的,婚姻本来就是一场*博,愿*服输。

但是想到这句话的后果,我只能顺着母亲的口气,认同她对父亲的评价。

至于她为什么不与父亲离婚?她把不离婚的原因归咎于我。

考虑到父母离异对孩子影响很大,她不想让我在单亲家庭中长大,这才做出这么大的牺牲,宁愿忍受这段早就没有感情的婚姻。

她说到这里,我非常配合地挤出几滴眼泪,对她的奉献感激涕零。

话虽这么说,好几次她咬着牙说这日子没法过下去,一定要和父亲分开来过。

这个时候我又劝她,您都忍受了这么长时间,父亲的好坏您也清楚,还是继续忍耐吧。

“等你将来读大学,我一定和这个死*分开。”母亲对天起誓。

有时候我也劝父亲,让母亲多说几句就得了,没必要和她杠上。

父亲摇头叹息,他也受够了这种生活。还是因为我的存在,他才没有离开这个家。

我成了这个家的纽带和粘合剂,看似父母非常爱我,但是这种爱,让我沉重得喘不过气来。

2

初中时,父母做过一段时间的服装生意。那段时间他们起早贪黑,心思都扑在那家门面上。

父亲负责进货,每周一乘坐长途大巴车,去往位于郊区的服装批发城。他每次都要提着一大包衣服回来,单从外表上看,与名牌精品店内的衣物相差无几。

正因为如此,父母的门面迎合了不少想过名牌瘾、但是囊中羞涩的都市白领。

母亲负责销售,充分发挥多年在私人服装店老板打工积攒的经验,能迅速抓住顾客的心理,一件批发价四五十块的衣服,最终以两三百块的价格售出。

刨去店租和其他成本,一件衣服的利润至少有一百多,一天营业额最高可以达到三千多元。这点收入,比当时普通职员一个月的工资还要高。

服装店生意不错,父母之间的矛盾调和不少。

我开玩笑地问母亲,怎么这段时间没听到你骂父亲?母亲狠狠地拧了我一下耳朵,怎么这孩子还巴望着父母吵架?

父亲起早贪黑地进货,在外奔波非常辛苦,再责怪他就有些不近人情。

好景不长。父母的生意只做了半年,门面所在商厦面临市*动迁。按照规划,这栋商厦要搬迁到远郊,从我家到新址单程需要两个小时。

这么远的路程,商厦内的大部分业主都没有随行。考虑到我即将面临中考,父母决定把心思放到我的学习上,这段个体户经历就此画上句号。

自从不再做生意,父母之间的矛盾重新点燃。

尽管他们各自找了一份工作,工作日彼此见面的时间很短,相比自己做生意的忙碌,生活节奏减缓不少,他们又开始彼此看不惯。

我又开始担惊受怕,特别是父亲晚归的日子。

父亲休息在家时,母亲总是责怪他没出息。

母亲口中那些有出息的男人,都在外面忙碌挣钱。父亲快要45岁了,这个尴尬的年龄,在职场中的竞争力大大降低。即便他想在外面大干一场,那些老板也不愿给他这个机会。

但是留在家中,又会与母亲发生激烈争吵,权衡再三,他决定去几个要好的朋友家。母亲见不到他,自然不会生出这么多怒气。

父亲和几个朋友打牌,直到凌晨才回来。母亲平时睡得比较早,这个时候早就进入梦乡。

父亲轻手轻脚地走入客厅,意外发现母亲一脸怒容地坐在沙发上。一见到父亲,母亲便开始破口大骂,指责他不负责任,这么晚回家一定不会干好事。

母亲越说越激动,父亲的脾气也上来了,吵醒了原本在卧室中熟睡的我。

我连外衣都来不及披上,忍着刺骨的寒气来到客厅,夹在互不相让的父母中间。我费了一番口舌,他们又骂了几句,这才气呼呼地走进卧室。

站在父母卧室的房门,我完全忘记了身上只穿着单薄的内衣,身子不停地瑟瑟发抖。里面没有声响,过了一会儿传来父亲的鼾声。

听到这鼾声,一条鼻涕悄无声息地流淌下来。来不及找餐巾纸,我用手背擦掉已经快到嘴边的“无色液体”。

第二天一早我就发了高烧,高烧好几天不退,打了退烧针才把热度压下去。

从那以后,我不敢在放学后和朋友出去。

我意识到自己在这个家中的重要性,有我在,父母吵架至少不会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家丑不可外扬,我搬出认真学习的借口,引来那几个死*不屑的眼神。

和朋友之间的联系,断了。

就是在家复习功课,我的意识也放在卧室外的空间。只要外面一有吵架的迹象,我就会心有灵犀地冲出去,像个救火队员,第一时间赶到事发现场扑灭大火。

3

高二学农回来,客厅桌子上的玻璃缺了一块,桌子旁的橱窗中,那只景泰蓝花瓶不见了。还有靠近卧室的大理石上,能清晰地看到一条裂纹。父亲的胳膊上有伤口,母亲的额头上破了一大块。

我瞬间明白,我不在家的一个星期里,父母爆发了肢体冲突。

迫切想知道整个事情的经过,他们仿佛商量好一般,就是不肯说出一个字。他们推说不小心摔了一跤,一个在家里,一个在公园中。

客厅桌子上的玻璃是自己碎的,可能是房间与桌子产生共振所致,那只景泰蓝花瓶,母亲在擦拭时不小心摔到地上,造成靠近卧室的大理石上的裂纹。

这个解释漏洞百出,他们怎么可能在间隔不长的时间内摔跤,世界上哪有这么巧的事情?

至于那只花瓶,本来放在橱窗里好好的,为什么要拿出来擦拭?家里近期不来重要客人,有必要去擦花瓶吗?

那条裂纹靠近卧室,证明母亲是在把花瓶搬到卧室的过程中失手。就算要擦花瓶,也没必要拿到卧室里去擦,直接放在客厅的桌子上即可。

我的心,像那只碎成八瓣的花瓶。

就在一个多月前,为了阻止父母的激烈争吵,我不惜假装晕过去。

父母手医院,抢救室内只剩下我和医生。

我突然睁开眼睛,四肢有了动静,把主治医生吓了一跳。我对医生说了事情的原委,恳求他不要揭穿我的谎言。

我用这种极端的方式,换来父母之间将近一个月的和平。原以为他们会安然度过我不在家的一个星期,熟料……

父母没有说出那两个字。他们吵吵闹闹,如同一条伸缩性很好的变形虫,总能在短时间内修复矛盾。

升入高三的前一天晚上,父母又为我今后选择什么专业而争吵。

父亲想让我学习中文、历史这类的文科专业,从小到大我在他的耳闻目染下,喜欢上文史类的书籍,选专业应该遵从个人的兴趣爱好。

母亲青睐金融、国际贸易等经管类专业,这些专业对口金融、外贸类企业,今后找工作非常方便。至于父亲说的文史专业,当作兴趣爱好可以,求职时会遇到麻烦。

他们争执不下,最后话题转移到两人过去的种种矛盾。吵架都是这样,先是一个事件作为导火索,慢慢延伸到其他领域,最终落脚到人身攻击。

我不能再故技重施,只好搬来救兵——在某重点高中担任校长的阿姨。这位阿姨说话,父母多多少少要给一点面子。

第二天一早,母亲像往常那样把想赖床的我拽起来。她准备好了营养早餐,白煮鸡蛋、面包片上涂抹着草莓果酱。

她为父亲也准备了一份,父亲坐在我身旁,吃得非常麻利,用餐巾纸擦了擦嘴角残留的果酱,父亲道了一声感谢。

很难想象在昨晚,他们看彼此的眼神,有种恨不得生吞活剥对方的感觉。

阿姨的劝解起作用了?这下好了,以后不只是我一个人在战斗,为维护这个风雨飘摇的家庭而战斗。

想起上次我假装晕倒,和平状态只持续了一个月时间。

不知道这次“停火协议”,生效时间能否超越上次。我这个斡旋者依旧不能松懈,因为不知哪一天的某一句话,会让这对欢喜冤家再度顶牛。

4

高三的辛苦果然不是吹出来的,教室中弥漫着紧张压抑的气氛。

教室后的黑板报上,写着一些鸡汤式的标语:“人生能有几回搏”、“不狂不放不青春”、“现在苦一把,是为了将来不流下悔恨的泪水”。

最具杀伤力的是那块倒计时牌,上面的数字每天递减,不断刺激着每个人的神经末梢神经。

这个能改变人生轨迹的重要时刻,离我们越来越近。能否在这场战役中发挥出色,就看将近一年的冲刺。

说冲刺完全不为过。每个人,都把每天当作考前的最后一天。测试、讲评、复习、再测试……生活变成了毫无新意的重复。

恨不得将大脑变成电脑芯片,将所有知识点复制、粘贴到这个芯片上。

总感觉时间不够用,每天上床睡觉的时间越来越晚。我以前从未在午夜十二点以后睡觉,这个良好的作息习惯,在高三开始不到一周便打破。

长时间高强度学习,会让人的情绪变得烦躁,大脑的运转效率大大下降。

这个时候,父母后勤保障的作用逐渐显现。

父亲会和我沟通交流学习上的问题,他在学生时代就是学霸级人物,至今那些理科知识没有还给老师。

我属于“文强理弱”的类型,以语文为代表的文科非常强大,数学等科目弱得可怜。

常常被那些排列组合、解析几何、立体几何等内容折磨得死去活来,父亲调动他的智慧,帮我解决了一道道难题。

也许和父亲有过分工,母亲负责生活领域。她精心参考了网上的营养食谱,一日三餐变着法子为我补充营养。每当复习到深夜,总有一碗枸杞红枣人参汤、一盆切片的新鲜水果摆在我的书桌上。

这些都不是我最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chuipencaoa.com/cpczz/11775.html

Copyright © 2012-2020 垂盆草版权所有



冀ICP备2021025554号-7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