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占位痰热壅塞案
李某,女,48岁,年4月20日(农历己亥年三月十六,谷雨)初诊。
步:四诊审证——打开病锁之钥
主诉:确诊肺占位4月余。
望诊:中年女性,体型微胖,神疲乏力,面色苍白,口唇淡红,舌质淡红,苔白厚腻。
闻诊:言语清晰,声音正常,呼吸均匀,时有喘息声,双肺呼吸音粗,无口气、汗臭等特殊气味。
问诊:患者4月前在医院诊为肺占位,医院经穿刺病理确诊:肺癌伴淋巴转移。未行手术治疗,行放化疗治疗(放疗1次,化疗6周期),已结束化疗1周。刻下:咳嗽、咳痰,痰少,活动后气喘,无胸痛、咯血,纳食少,进食后胃脘不适,嗳气呃逆,大便偏干,小便*,睡眠一般。有左肾结核病史,行左肾切除术后;右乳占位切除术后等病史。
切诊:脉弦滑。
审证:正虚邪存→痰湿内生→痰热壅肺
第二步:审证求因——寻求病门之枢
本病如何审证如上?细究其因,需从症状追溯:一、患者当前纳食少,进食后胃脘不适,嗳气呃逆,结合舌质淡红,苔白厚腻,脉弦滑,为痰湿壅塞的表现。二、患者咳嗽咳痰,痰少,活动后气喘,检查发现肺部占位,穿刺后结合患者病理诊断明确。三、既往曾行左肾切除术、右乳占位切除术,术后时感乏力,今见患者面色苍白,神疲乏力,口唇淡红等,是为正气不足之象。综合判断,患者病因应为病理产物——癌*。
第三步:求因明机——探究疗病之径
探究病机,患者曾行左肾切除术、右乳占位切除术,术后癌*未尽,加之正气受损,气血亏虚,痰湿内生,体内平衡状态被打破,癌*病邪蓄积到一定程度,合于内生痰湿,日久化热。癌*是在正虚的基础上受多种因素诱导加速恶化,正如《医宗必读》所言:“积之成者,正气不足,而后邪气踞之”。“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癌*在体内阻碍气机运行,津液不能正常输布则留结为痰,血液不能正常运行则停留为瘀,又结合患者正气亏虚,则正气无力抗邪外出,痰、瘀、*互为影响加剧,恶性循环,而内壅于肺,肺气失宣,出现胸闷气喘等症。总结病机为:正虚邪存→痰湿内生→痰热壅肺。其中正虚、癌*为本,痰热壅肺为标,本虚标实。
第四步:明机立法——确立治疗之圭
患者现阶段以痰热壅肺为最突出的表现,根据探究的病机,现在的治疗法则。以“清热化痰、抗癌祛*”为主要治法。又患者正气亏虚,故在改善咳嗽咳痰,活动后气喘等症的基础上,配合健脾益气、扶正等治法。所以综合来看,清热化痰为首要目标,抗癌解*为重点,补虚扶正为治本。
第五步:立法组方——部署疗疾之阵
根据治疗方法,本病主方拟清金化痰汤。该方源于《医学统旨》,主治痰浊阻肺,蕴而化热证。由*芩、山栀、桑白皮、知母、贝母、瓜蒌、麦门冬、橘红、茯苓、桔梗、甘草等组成。方中*芩清上焦肺热、燥湿化痰、泻火解*,栀子清解肺热,知母清热滋阴,桑白皮清热化痰、止咳平喘,全瓜蒌清热化痰止咳、润肠通便、给邪以出路,浙贝母润肺滋阴、化痰止咳,麦冬滋阴,橘红行气化痰,茯苓健脾利湿、以杜绝生痰之源,桔梗止咳,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清热利湿、化痰止咳等功效。
第六步:组方用药——派遣攻守之兵
处方:*芩10g山栀10g茯苓10g桑白皮10g全瓜蒌15g浙贝母10g麦冬10g知母10g桔梗9g蛇舌草20g垂盆草30g蒲公英20g鸡内金20g炒白术15g炙甘草10g
7剂,水煎,1日1剂,早晚饭后分温服。
上方为清金化痰汤加减化裁。加蛇舌草、垂盆草、蒲公英,三药均味苦,具有较强的清热解*之功,可抗癌祛*,消肿散瘀;甘草、炒白术,鸡内金等,可健脾益气补虚,助脾胃运化,又能够防止清热药物损伤胃气。
年4月27日(农历己亥年三月二十三,谷雨)复诊
现病史:患者咳嗽较前减轻,但仍有气喘,无胸痛、咯血,纳食较前好转,嗳气减轻,患者大便偏稀,日行2-3次,无腹痛,里急后重感等,舌质淡苔白腻,脉弦滑。
患者服用7剂药后,经治患者痰热壅肺的症状较前减轻,但仍气喘。患者大便偏稀,日行2-3次,无腹痛,里急后重感等,考虑系由上方中清热化痰药物的应用使得邪热由大肠而出,患者虽大便次数增多,却无不适感。复诊可守前方,患者久病气喘考虑肺脾气虚所致,加*参增加扶正之功,处方如下:
*芩10g山栀10g茯苓10g桑白皮10g全瓜蒌15g浙贝母10g麦冬10g知母10g桔梗9g蛇舌草20g垂盆草30g蒲公英20g鸡内金20g炒白术15g炙甘草10g*参10g
14剂,水煎,1日1剂,早晚饭后分温服。
按:患者肺癌淋巴转移行放化疗治疗,根据中医辨证论治选方清金化痰汤,在此方基础上结合现在临床研究,以清热化痰、抗癌治疗为主,同时加用补虚扶正之药,能显著改善临床症状,延长生命。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chuipencaoa.com/cpczz/47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