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垂盆草 > 垂盆草种植 > 正文 > 正文

地耳草生于山野及较潮湿的地方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17/10/22 9:01:09

地耳草为藤*科植物地耳草HypericumjaponicumThunb.的全草。夏秋季采收。晒干。生用。别名:田基*、香草、雀舌草,药性类别:暂未分类;性味与归经:味苦、平。归肝、胆经。功能与主治:利湿退*,清热解*,活血消肿。用于*疸热淋,恶疮,肿*,*蛇咬伤。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5-30g(鲜品加倍),或捣汁;外用捣敷或煎水洗。外用适量。置干燥处。

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高2-45厘米。

茎单一或多少簇生,直立或外倾或匍地而在基部生根,在花序下部不分枝或各式分枝,具4纵线棱,散布淡色腺点。

叶无柄,叶片通常卵形或卵状三角形至长圆形或椭圆形,长0.2-1.8厘米,宽0.1-1厘米,先端近锐尖至圆形,基部心形抱茎至截形,边缘全缘,坚纸质,上面绿色,下面淡绿但有时带苍白色,具1-条基生主脉和1-2对侧脉,但无明显脉网,无边缘生的腺点,全面散布透明腺点。

生态环境:生于山野及较潮湿的地方。

分布:江苏、浙江、福建、湖南、江西、四川、云南、贵州、广东、广西等地。

气微,味淡。苦甘,凉。归肝、胆经。

①《生草药性备要》:味苦甜,性平。

②《四川中药志》:味苦,性寒,无*。

清热利湿,消肿解*。治传染性肝炎,泻痢,小儿惊风,疳积,喉蛾,肠痈,疖肿,蛇咬伤。

内服:煎汤,25~50克(鲜品50~克,大剂可~克);或捣汁。

外用:捣敷或煎水洗。

干燥全草,茎略呈四棱柱状,光滑,粗约1.5毫米,外表淡*棕色或暗红棕色,节间长约1~2厘米,易折断。

叶片*褐色或灰青色,皱缩,纸质,易碎,以放大镜观之,有细小透明油点。

花序多折断而不完整,花萼花瓣干缩,*棕色,或脱落,雄蕊仅存花丝,子房甚小,易脱落。

蒴果红棕色,长卵形,多裂成3瓣,顶端喙尖;种子细小,多数;不成熟的果实,尚残存破碎的花萼、花瓣及少数花蕊。

茵陈蒿、金钱草、虎杖、地耳草、垂盆草鉴别:

皆性寒凉,均能清热除湿退*,都可用治湿热*疸,同为常用的利湿退*药。不同之处在于:

1、茵陈蒿:苦泄下降,清利湿热、退*疸的力量强,为治*疸之要药。同时,取其清利湿热之功,也可用治湿疹,湿疮瘙痒等症。

2、金钱草:善于利水通淋,排石,为治结石病之要药,并能解*消肿,又常用于热淋,石淋,砂淋,肝胆结石,以及恶疮肿*,*蛇咬伤等证。

3、虎杖:善于利水通淋,排石,为治结石病之要药,并能解*消肿,又常用于热淋,石淋,砂淋,肝胆结石,以及恶疮肿*,*蛇咬伤等证。

4、地耳草:又能清热解*,活血消肿,也可用治肺痈,肠痈,湿疹,以及跌打损伤等证。

5、垂盆草:则又能清热解*,还可用治疮痈肿*,*蛇咬伤,水火烫伤等症。

赞赏

长按







































白殿疯怎么治疗
北京治疗白癜风多少钱咨询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chuipencaoa.com/cpczz/507.html

Copyright © 2012-2020 垂盆草版权所有



冀ICP备2021025554号-7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