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肝防治思路新探
四、病案举例
例1蒋某,男,51岁。
年5月20日初诊,专科号。
在体检时B超发现脂肪肝。查血 三酯3.04mmcl/L。体形肥胖,口苦腰酸。脉细,舌质暗红,苔薄白腻。
西医诊断:脂肪肝。
中医辨证分析:痰瘀互结,肝络不和。
治则治法:化痰活血,疏理肝络。
方药:决明子30克泽泻30克丹参10克生大*10克(后下)白芥子30克莱菔子30克海藻30克荷叶10克郁金10克莪术10克
药后感觉良好,其后,生大*剂量逐步增加至40克,体重由79千克减至75千克。四个月后B超复查:肝脏脂肪浸润堆积现象消失。临床口不苦,腰不酸,舌不腻。血脂恢复正常。
按:脂肪肝古代无此病名,现代却成了文明时髦病之一。或云:属于“痰证”,因痰证泛指痰涎停留于体内的病证,多因脏腑气化功能失常,水液吸收排泄障碍所致。或云:应属“瘀证”,因瘀证含有瘀积之义。由于血液运行受阻而滞留于经脉内,以及瘀积于器官内,现代研究又认为代谢障碍所引起的组织病理反应,也可视为瘀证。众说纷纭,尚无定论,愚意痰瘀互结,肝络不和,为脂肪肝病机关键所在,化痰活血疏理肝络为治疗脂肪肝的法则要领,以此达到降脂理肝的目的。本案大*逐步增量,实为加强除痰实、行瘀血之功,竟至全效。
例2许某,男,37岁
年6月30日初诊。专科号。
一年前体检时B超发现患者脂肪肝,伴SGPT升高,常在u/L左右波动,肝区胀痛,倦怠乏力,腰酸,口苦口干,纳谷正常,大便日行二次,质软。视其形体肥胖,舌质暗红,苔薄白,脉来细弦。综上诸症,辨证为痰瘀互结,疫*犯肝,肾气不足。拟清热解*,化痰活血,兼以益肾扶正为法。药用:垂盆草30克,六月雪30克,虎杖30克,小蓟草30克,生大*6克(后下),丹参15克,郁金直5克,决明子30克,泽泻30克,海藻30克,荷叶10克,莪术30克,水蛭10克,杜仲、桑寄生、生*芪各10克。上药服一月后,复查肝功能,SGPT降至正常,继续守上法治疗共四个月左右,其间热盛加*连、竹茹;气机不畅加八月札、全瓜蒌。生大*渐增至24克,水蛭增至15克。因肝功能恢复正常,故去垂盆草、六月雪、小蓟草等。患者所有自觉不适之症均消失,复查B超提示:脂肪肝消失。
按:脂肪肝炎症反应期,可出现血清谷丙转氨酶升高,一般徘徊在u/L左右,多为热*内盛所致,且本案有口苦口干之症,应遵循标本兼治之旨,方中突出垂盆草、六月雪、小蓟草清热降酶;泽泻、决明子、海藻、荷叶、虎杖、丹参、郁金、莪术、水蛭化痰活血,疏理肝络;兼以杜仲、桑寄生、生*芪以益肾扶正,从三个角度分兵把口,配合运用,共奏攻补兼施之妙。
例3施某女55岁
年10月20日初诊。
主诉:右胁作胀乏力三个月。
现病史:患者近三月来肝区作胀,乏力,汗出,动则尤甚,纳谷尚可,夜寐一段,腰酸,下肢不肿,面色少华,大便不成形日一次。
舌质:尖红;舌苔:薄白;脉象:细。
实验室检查:9月29日肝功能GPTl66,COQl65,γ-GT,总胆红素重7.9,A/G37克/41克=0.93。B超示:肝左叶囊肿,脂肪肝。
西医诊断:脂肪肝,肝囊肿。
中医辨证分析:疫*犯肝,肝气郁结,痰瘀互结。
治则治法:化痰活血,清解疫*,疏肝理气。
处方:泽泻30克海藻30克决明子30克三七粉2克(吞)莪术20克垂盆草30克龙胆草10克青黛(包)10克水牛角粉(包)10克六月雪30克胡*连6克虎杖30克连翘30克14帖
年11月3日。经治肝区胀减轻,乏力好转,夜寐不安,梦多口干,大便日行一次。
舌质暗,苔薄白,脉细。
10月2日方加夜交藤15克。14帖。
年12月1日。肝区略胀,腹围缩小,大便日一行,脉舌同上。
11月3日方加白花蛇舌草30克,八月札15克。14帖。
年3月9日。坚持服药,3月31日化验GPT、GOT、γ-GT,总胆红素均正常,A/G:43克/36克,有时肝区不适,下肢无力,大便日2-3次。
12月1日方去龙胆草、胡*连,加乌鸡白凤丸2粒入煎药。14帖
其后继续服药,经治6个月后,B超复查提示:肝左叶囊肿及脂肪肝全部消失。
按:脂肪肝的防治,重在多向调节,贵在辨证细致。治要先后有序。本案化痰活血贯彻始终,因其痰瘀互结为主题。肝功能急性指标升高,不得不急以清肝解*降酶之品;急性指标下降,而慢性指标突出,又当减少苦寒之药,增加补肾之丸,以求降低球蛋白。此为多向调节之实例。
(本文选自《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张云鹏卷》中国中医药版p-)
长按白癜风医的好吗白癜风医院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chuipencaoa.com/cpczz/673.html